主母日常 第104章 拜山神(二) 拜山神是丹州自…
拜山神(二)
拜山神是丹州自……
拜山神是丹州自古以來就有的節慶,
具體什麼時候有的不可考究,不過據說是在以前丹明山霧氣繚繞,毒蟲橫行,
沒有人敢踏入一步。附近村落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
可日夜的操勞,讓母親身體衰弱下去,繼而生了場大病,兒子聽聞丹明山中有人參,
想到人參既可以給母親吃,
又可以賣出去換成錢,
咬了咬牙,
不顧傳聞的危險,一個人拿上棍子便闖了進去。
山中也確實像傳聞裡的那樣,
處處是危險,但也處處是寶,
那兒子不識得其他藥材,
隻知道人參長了個小人樣,一股腦的就進來找了。結果可想而知,他從白天找到了黑夜,
不僅沒找到人參,還迷了路,尤其是晚上迷霧籠罩,跟個瞎子一般,
隻能小心往前邊探路邊走。
那兒子摔了在山林裡摔了七八次,身上疼,心裡怕,止不住的喊娘,
就在他以為自己要死在山林裡的時候,他聽到了一句熟悉的聲音,他娘竟真的進山來找他了。他娘聽說兒子進了山,哭著跪著求村民一塊兒進山來找兒子,但隨著天色越來越黑,村民們也都怕了,到了最後,就隻有他娘還在山林中漫無目的的喊著兒子的名字。
那兒子見到親娘,激動的撒開腿跑過來,路上又摔了幾次,但這次他顧不上疼痛,隻有滿心的歡喜。可誰知母親來找兒子已經耗費了全部力氣,又吸入了太多山林裡的毒瘴,強撐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跡,她在兒子麵前倒在了地上,兒子悲痛不已,後悔萬分,在山林裡嚎啕大哭。夜晚山林間冷風肆虐,風聲裹雜著嗚咽在深林裡遊蕩,把那些野獸都給驚懼了去。
突然,一隻白老虎在夜色中出現,一身潔白如雪的皮毛在黑暗中是那樣顯眼,彷彿身上發著光一般。那老虎身強體壯,比人高大威武的多,那兒子嚇得渾身發抖,卻聽那老虎說自己是山君,在此修行,被他們母子情深所觸動,便攜了人參過來,但要他們村子的人供奉它,助它修行,兒子一心擔心母親,豈有不應的道理,對天發誓後,老虎閃身消失,隻有地上躺著兩個小人似的的人參。
那兒子把一個人參賣出去,一個喂給了他母親,沒過幾天,他母親便生龍活虎,村中的人大為驚訝,母子倆便趁勢把遇到山君的事情告訴了大家,之後大家又發現丹明山再無毒瘴迷霧,便徹底相信了母子倆說的,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人聽說了這個傳聞,開始信奉丹明山山神。
董玉婷聽完一笑而過,這種帶著奇異色彩的故事多半都是唬人的。她聽了老太太說的,去幫趙芙瑩的忙,但趙芙瑩是什麼人,哪裡用的著她幫忙,董玉婷在一旁學習纔是。
老太太要她幫忙,趙芙瑩不要她幫忙,董玉婷便偷了閒,看著趙芙瑩定好了祭祀用的三牲,府中養了雞鴨,祭祀用的三牲卻要更隆重一些,要整鹿、整羊、整牛,就指了管事去外麵定,要仔細瞧過了,撿膘肥體壯的定。以李家在丹州的威望,賣家也不敢拿瘦弱的來糊弄,隻是拜山神是項大事,容不得趙芙瑩不仔細,必須讓管事去瞧了才行。
除了三牲,還準備了五穀,和時令鮮果,外加丹州本地的名酒,一應都備好了,就等拜山神那天拉到山上去。禮器都在庫房存放著,也早早命人擦拭過了,還拿艾草燻烤了一遍,到時參加的人多,可不能讓人看見灰濛濛的禮器。
趙芙瑩辦事條理清晰,把下人細細拆分開來,各做各的事,彼此都不耽誤。董玉婷在一旁看著,忙沒幫上,倒是受益匪淺。
-
董玉婷對著銅鏡,冬枝早已從老太太那兒回來了,專心伺候董玉婷一個,她和春月一左一右,幫董玉婷挽頭發,戴耳墜。
“夫人,今天戴這個南珠吧,和夫人穿的這身相配。”
董玉婷隨意點了點頭,她覺得她有的這些首飾樣樣都好看。既是拜山神,也要穿的隆重一些,不過老祖宗上月離世,也不好穿的過於招搖,便穿了件月白色的襦裙,外頭罩一件杏黃色深衣,裙上墜了細小的珠子,都是南珠,顆顆圓潤,不過因為太小,便隻能到邊上作點綴去。
董玉婷打扮完出了梢間,幾個孩子便已過來給她請安,因著前幾天跟著趙芙瑩的關係,被她提點了幾句,董玉婷就往她們身上看,此行來的匆忙,她們就沒帶多少首飾和衣服,董玉婷一一看過去,對冬枝道:“我記得有幾件鐲子一直放著,沒戴過,你拿給小姐們吧。”
鐲子是銀胎掐絲琺琅彩的,紋了花鳥紋,雖說上月老祖宗過世,但這樣的節慶日子也不能打扮的太素,戴上這件琺琅彩鐲剛剛好,一人一件,不算貴重,但也是好東西了。
董玉婷領著她們去見老太太,剛一進屋,便看到老太太放下瓷碗,接過手帕擦嘴。
“母親還在喝藥?”
老太太笑道:“大夫開的安神湯藥,不礙事的。”她扯了李博睿到跟前,拍了拍他紅撲撲的臉蛋,笑問:“大早上的,又去哪裡跑了?”
李博睿嘿嘿笑,老宅有兩個武師傅看家,不知怎的,被李博睿瞧見了,便纏上了他們,不過這次再不敢提習武的事,上次他半途而廢被母親祖母唸叨了幾天。這次便偷偷看在眼裡,回了院子比劃了幾下,今天起來的早,他就在院子裡跟著李博銘假裝是兩個武人打架,秋榮及時阻住了他們,怕他們玩出一身汗,求著哄著兩個人過來。
秋榮神色一緊,聽到老太太轉移了話題又鬆了口氣。
以前老太太也參加過丹州的拜山神,和逛廟會似的,熱鬨的很,一連三天,街上全都是人,老太太心裡高興,就沒計較李博睿做了什麼,要是什麼大錯特錯的事,不用瞞著,便有人來告訴她。所以她不擔心。
內外宅各有各的事,二老爺去外頭幫忙,也是老太太的吩咐,她有心讓二兒子學點東西,臨近拜山神的這一天就囑咐他去幫李修鴻的忙。
老太太領了眾人過去,見到了丹州的幾個名門望族,除了藺家,還有劉家、王家、張家等不過這當中地位最的,還是非李家和藺家莫屬,再細分下去,藺家又落一層。尤其是藺家這一輩子嗣不興,已露出頹勢的意思,藺逸軒大哥早早病死,沒有留下一個子嗣。藺逸軒便隻能獨挑大梁。
這次拜山神,藺逸軒的妻子王夫人也來了,她懷著身孕,自然被趙芙瑩多加關照。
王夫人領了藺晴萱,看她樣子,倒不像是什麼惡毒後母,大概就是不怎麼去管藺晴萱,兩個人相安無事,關係冷淡。其他夫人來了這裡,說會兒話,就會看自家孩兒一眼,王夫人倒好,隻摸著肚子,不住的低頭看。畢竟不是親生的,照顧好吃穿便行了,其他的一概不管。
換做其他夫人,定會為了麵子,去照顧好藺晴萱,在外人麵前表現的親密無間,不過這位王夫人是小門小戶出身,心腸小,容不下彆人。趙芙瑩忙著的時候,就把這些事挑挑揀揀告訴了董玉婷,她還說,這位王夫人是在藺逸軒喝醉了總之不是件太光彩的事情,董玉婷聽了隻當個故事。
李青黛和老太太是在場輩分最高的兩個人,眾人便以她們倆為中心,簇擁著她們出府。外頭停著幾輛馬車,拜山神說白了就是逛廟會,拜的神不一樣罷了,熱鬨便可,沒那麼多規矩,是走過去,還是坐馬車過去都行。
小廝從庫房搬了禮器先行一步,時辰還早,老太太等人不慌不忙,在門口說了會兒閒話,才各坐各車前去。街上熱鬨非凡,李博睿扒著腦袋往外看,李博翰坐在他身邊,緊盯著他,怕他一不留神給翻出去。
董玉婷掀了簾子的一角往外看,街上賣什麼的都有,燒雞、包子、團子看的人眼花繚亂,沒走幾步,便能看見出爐的包子散發出一片白氣,誘人的香味迅速飄了過來。街上人擠人,但都朝一個方向走,便是丹明山,馬車走的不快,百姓聽到馬蹄聲紛紛避讓,幾個膽子大的孩童看見馬車,還跟著跑了幾步,不過馬上就被他們的爹孃給逮住教訓了一頓。
小攤沿著丹明山腳擺了一路,董玉婷便也看了一路,賣的最好,最多的,當屬虎頭鞋、虎頭帽、做的老虎娃娃,畢竟傳聞中的山君,就是老虎形狀。大概是不敢真的做出山君,就做出差彆,這些老虎的皮毛還是黃黑色的,而不是傳聞中的白色。
到了山腳,馬車便不能再往上走了。老太太扶著元香的手下了馬車,擡頭看了眼山上並不陡峭的階梯,由丹州幾個世家出錢建的路,令百姓上山更容易。以前都是人走出來的土路,到底不如建了石梯顯得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