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理醫生:現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 不安——令人陷入無畏的心理疲勞之中
-
不安——令人陷入無畏的心理疲勞之中
“幾乎百分之百的憂慮都是毫無必要的。40的憂慮是關於未來的事情,30的憂慮是關於過去的事情,22的憂慮來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4的憂慮來自我們無力改變的事實,剩下的4則來自那些我們正在做著的事情。”這是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爾·格爾曼對人焦慮情緒進行了量化統計。正是因為種種憂慮和恐慌,令我們的內心狀態處於不安的情形之下,於是煩躁、壓抑、愁苦等其他負麵情緒也一同出現,其最終的結果就是精神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失眠多夢等等。
醫學家經過研究表明,“短時期的不安,對身心、生活、工作無甚妨礙;長時間的不安,能使人麵容憔悴,體重下降,甚至誘發疾病,給身心健康帶來影響。”為什麼現代人會有這麼多的不安情緒呢?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安情緒的構成非常複雜,是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波動。
“我該怎麼辦啊?”最近幾天,鄒娜彷彿成了“祥林嫂”,一天到晚地唸叨著這句話。
“80後”的鄒娜剛剛走入婚姻的殿堂,看著周圍的朋友一個個都買房、買車,她是既羨慕又嫉妒。剛成家的鄒娜屬於裸婚,小兩口租住在一套一居室的小麵積公寓裡,用她的話說,“吃喝拉撒睡,十幾平方米就全部解決了。”開始時,鄒娜覺得隻要和自己和丈夫一同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可是無論怎樣開源和節流,望著五位數的存單和“刷刷”上漲的樓價,鄒娜的信心一下子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再也鼓不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鄒娜得知房東急需用錢,低價出售他們所租住的公寓。欣喜若狂的鄒娜一邊用信用卡套現,一邊向親朋好友借錢,最終有了屬於自己的“蝸居”。
然而,債台高築的日子實在難熬,鄒娜從每天一睜開眼睛就開始想該如何掙錢,怎樣還款,整日惴惴不安,於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她總是不自覺地說著:“我該怎麼辦啊?日子該怎麼過啊?”
起初,冇有房子的鄒娜為了買房心神不定。可是買了房子之後,鄒娜依然冇有定下心來,不安情緒還是纏繞著她。根據科學統計,60的病人之病因,與焦慮、神經緊張或心情不安有關。如果一個人陷入不安情緒不能自拔,內心就會煩躁憤懣、驚惶無措,嚴重可導致情緒失控。可以這樣說,不安情緒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心健康的大敵之一。
與鄒娜不同,馬曉燕的生活很富足,但是她也同樣被不安情緒所困擾。
剛剛邁過30歲“關卡”的馬曉燕就職於某知名策劃公司,精明能乾的她在短短的幾年裡就已經“爬”到人事總裁的職位。高薪高職、外形姣好的她成為公司內眾多年輕人羨慕的對象,可是馬曉燕卻冇有感到一絲高興。
由於忙於工作,馬曉燕一直忽視個人問題,直到她看見自己的同學都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她才感到著急起來。這一著急不要緊,馬曉燕越來越為自己的“剩女”身份感到不安。
身為大齡剩女,馬曉燕開始奔波於各個相親場合,可是對感情極其挑剔的她卻對見過的任何人都不來電。馬曉燕的心慌了。
因為感情問題一直遲遲得不到解決,馬曉燕的情緒狀態直線而下,工作一向嚴謹的她竟然頻頻出錯。看到女兒神情恍惚、內心慌張的樣子,馬曉燕的媽媽決定幫助女兒走出這個情緒誤區。
“傻女兒,感情問題是急不來的,與其讓自己如此困擾,倒不如暫時將它放一放,多出去走走散散心,調整調整心態。”媽媽和顏悅色地對女兒說。
聽了媽媽的建議,馬曉燕向公司申請了年假,並且去旅遊公司報了一個團。在旅遊的過程中,馬曉燕不再想各種煩心事,而是靜下心來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無心插柳柳成蔭”,馬曉燕在無意中發現一位男團友總是默默地關注她,似乎對自己頗有好感。果然,旅遊行程即將結束時,這位男士向馬曉燕進行表白,稱自己對她一見鐘情。兩個人在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話,馬曉燕發現與對方的共同話題很多,十分談得來。墜入愛河的馬曉燕臉上洋溢著幸福與喜悅,看來她的好事即將臨近了。
拋掉惶恐不安的情緒之後,馬曉燕反而得到了一個驚喜。對於現代人來說,競爭的日益激烈,壓力的不斷增大,人際關係的複雜多變,工作的不穩定,前途的不可預知,生活矛盾增多,都可能會讓自己憂慮,這一切彷彿已經成為眾人的通病。然而,心緒不寧隻會讓自己身心疲憊,自尋煩惱,有的放矢地去解決纔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斯曾經對他的學生說:“不安隻令事情的結局變得越來越糟糕,麵對這些,你們需要做的並不是被動地接受現實,而是克服隨之而來的種種消極因素。”無有獨偶,作家卡瑞斯也寫到過:“在麵對最壞的情況之後,我馬上輕鬆下來,感受到了好幾天以來冇有經曆過的平靜。”這些話說得雖然簡單,但是卻能夠給我們帶來切實的幫助。當很多人因為不安而毀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生活的時候,我們應當做出調整、改變,避免成為不安情緒的犧牲品。
情緒便利貼
“情緒是一個微妙的心理作用,它冇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也冇有一個可以追尋的規律。”所以,在不安情緒麵前,我們要做的不是逆來順受,而是站起來抵製反抗,正視並接受這種情緒,坦然從容地應對,有條不紊地繼續生活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