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娛]業餘教父(修訂版) 第12章 拍什麼得看預算
-
拍什麼得看預算
如此看來,他的確是個上佳的研究素材,而且還正對瓊斯博士的胃口。
雖冇聽聞有超憶症患者被抓去解剖,但卻也免不了總是被拿去當研究,或許因為這些研究雙方都能得到好處、幫助。但克拉克和金
皮克是不同的。
克拉克之前一直是“正常人”,他不想被人研究大腦構造。也不想有個瓊斯博士,和金
皮克身邊的精神病醫生達羅德特雷菲特一樣,來長期跟蹤觀察他,他不像金
皮克一樣需要外界的理解和幫助從而尋找人生的意義。何況除了超憶症,他還有擁有未來記憶這一更大的秘密在身,鬼知道研究來研究去,會不會被彆人發現。
金
皮克是需要被人理解的,他是俗稱的“白癡天才”,他的記憶智商高達220,但他實際的智力測驗分數卻隻有69,比阿甘還有低6分,而iq70以下就屬於智力缺陷,也就是所謂的智障,他還有同時有嚴重的社交障礙、自閉症和行動協調上的困難。他一直生活在自閉症患者黑暗的世界裡
他從嬰兒時期起就已經在無差彆地記憶事物了。
《雨人》的原型雖然是金
皮克,也結合他的部分背景情況,但故事本身卻是杜撰的。弟弟查理髮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有超憶症的自閉兄長雷蒙,他出自險惡的私心,計劃用哥哥的超強記憶去賭博贏錢並同時騙取遺產,但卻在這過程中重拾了疏離的手足之情。之所以會叫《雨人》,則是因為查理幼年時會把雷蒙(rayond)讀錯為音似“雨人(ra
an)”。
導演兼編劇萊文森的早在84年就開始親自開發這個項目,而在《雨人》上映之前,他已經獲得過五屆奧斯卡提名,其中有五次最佳編劇提名和四次最佳導演提名。
《雨人》的男主演和男配角也非常重量級,雷蒙的角色由表演大師達斯汀
霍夫曼主演,他成名之初就被列為四大天才演員,哪怕後世好萊塢要評判演技高低,任何人都不敢把他排在五個手指頭之外。而扮演查理的則是日後好萊塢的第一小生湯姆
克魯斯,儘管《雨人》中基本都是在給達斯汀
霍夫曼當綠葉。如果說《壯誌淩雲》是阿湯的成名作,那麼獲得這次重要的出演機會纔是他真正登堂入室的開端。
這部1988年的電影其實是部非常被看重的劇情片,采用的是註定磨刀霍霍衝大獎的題材,既叫好又叫座,雖然成本隻有2500萬,在88年隻能算中等,但它卻是八大之一聯美的電影。
並且,《雨人》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一部同時斬獲柏林金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
世界四大電影獎項除了奧斯卡屬於美國,其它都在歐洲,歐洲和美國對電影的欣賞口味宿來不對盤,歐洲輕鄙美國過於重視商業因素,美國看不起歐洲半溫不火的票房市場和它的故作高深,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向來各自以我為尊,一般而言最高獎項互不同授,哪怕電影再出色,歐洲個北美,共四尊最佳影片大獎,隻要拿了其中一個洲的某個,就彆想另一個洲能把它的最高獎項頒給那部電影。直到2014年,僅有4部電影即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又同時在歐洲獲得過另三大裡得過最高獎項。
為什麼是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那也不是奧斯卡的最高榮譽)?因為不是最佳外語片的話,那就是英語電影了啊!英國和美國基本是不分家的,一般有野心的英國電影都是英美合資片,要歐洲三大電影節把它的最高獎項頒給美國電影?哦,的確有些,美國也有講究藝術的好電影嘛。但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國電影
對不起,大家都拉不下這個臉,提名就差不多了,不予考慮授獎
七八十年以來,歐洲隻打破了兩次不與奧斯卡同授最高榮譽的潛規則,分彆是:
1955年同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戛納金棕櫚獎的《君子好逑》;
1988年同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柏林金熊獎的《雨人》。
克拉克花了一夜把劇本和分鏡頭都默寫出來後,不但手幾乎喪失知覺了,他的計劃本身也已經徹底動搖了
他打電話給柯什納:“我有個很大煩惱。如果冇解決,我就睡不著覺。”
“可我需要睡覺
該死!好吧,你說吧!”
“我寫了個劇本,打算拍成畢業電影。”
“就因為這個?哦,我聽說你現在冇在外麵工作了,嗯,是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學業了,彆整天混日子,你現在隻有自己可以依靠,得努力啊
”
“但劇本寫完後,我發現我冇法拍它。”
“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困難就是劇本太偉大了!”
“
”
“我冇做好拍那麼一部好電影的準備!”
柯什納深吸一口氣,強忍著摔話筒的衝動,揉揉眼屎,瞪著滿是紅血絲的眼朝話筒咆哮:“你是有病還是怎麼回事!現在是淩晨4點!有什麼事明天再說!”
有病的克拉克於早餐時間出現在了柯什納的家門口。
他老師掛著兩隻熊貓眼,萎靡地在餐桌旁吞雲吐霧:“我快58歲了,不是你這樣瘋一夜第二天還能持續亢奮的年輕人。”
“少抽菸,要是得肺癌死了多讓人傷心啊
”克拉克攪了攪麥片,嚴肅道:“我不是開玩笑。”
柯什納嗆了好幾口,指指他:“有些理查德不好的一麵,你千萬不能學,不是說學了就有男子氣概。”
“但我是認真的,你得戒菸。”克拉克一夜冇睡,有些煩躁:“像我那麼正直可靠的人,怎麼是那個老流氓可以比的。”
柯什納不以為然:“做電影有哪個是不吸菸的,隻是吸菸還算好的了。”
導演和演員都抽得尤其凶,彆看各個整了一口大白牙,但無論形象健康的、陽光的、清純的、甜美的
在鏡頭看不到地方幾乎個個都是老煙槍,都說這與職業壓力和工作強度脫不了關係,提神也好,藉口也罷;歌星卻恰恰相反,除了一些玩搖滾,大部分人喝的水都是昂貴的名牌,恨不得連呼吸的也是純氧、再給嗓子上個幾千萬的保險,當然那隻是說明他們不吸菸而已,其它就難說了
克拉克掐滅他的菸頭,把劇本推到他麵前。
柯什納吃了一驚:“這也太厚了!”
克拉克擦擦嘴:“不是小短片,是超過2個小時的大電影。”
“你還畫了分鏡?態度真認真啊!”柯什納快速翻翻:“我理解你第一次投入那麼多精力去做一件事會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但不是我打擊你
”
克拉克:“停住,柯什!冇看完之前冇有發言權。”
柯什納搖頭苦笑,隻好喝著咖啡,打開第一頁看起來。起先他還冇怎樣,但不到五分鐘,他的神色就發生劇變,連克拉克摸走了他的香菸也冇搶回來,盯著劇本完全入神了
半個小時後
“
簡直不敢相信!”
一個小時候
“克拉克,我現在一點也不擔心你的學業問題了,輟學都不影響你的前途。”
三個小時候
“這可怎麼辦!”柯什納放下劇本,抓著克拉克的肩膀,凝重道:“你打算拿它怎麼辦!”
克拉克攤手:“本來我想註冊一個電影公司,打算自己拍的,但劇本
”
“好得超出你的承受能力。”柯什納踱步在房間裡走了幾圈,又拿起劇本:“你有冇有給彆人看過它?比如史蒂文?”
克拉克立刻搖搖頭。
“就衝這個劇本,你的前程一片光明。”柯什納把劇本塞回克拉克手裡,凝視他:“其實你不應該把劇本送來給我看,我又不是可能參與這部劇製作的導演。記住,劇本保密比什麼都重要,好萊塢隻認最後出來的成果。”
雖然美國編劇協會提供作品註冊服務為編劇和作者提供法律保障,凡是註冊了的劇本、小說、新聞甚至歌詞都有5年留檔,續費後可申請續期,但劇本泄露的情況仍然普遍發生。有規則保障是一回事,玩弄規則是另一回事。被他人知道,散播出去導致電影被劇透引起損失還算輕的,拿去改一下搶拍出類似電影提前跟風的都有,比如公然山寨《環太平洋》的《環大西洋》,哪怕冇能力截胡,分一杯羹也好啊,這勢必會讓原片損失部分票房。
尤其是可能大爆票房的新題材,更加如此。斯皮爾伯格為什麼要藏著捂著悄悄找編劇寫et的劇本,就是因為他有這種擔心,饒是如此,et的劇本卻還是被捲進過盜用風波裡。但卻是斯皮爾伯格盜用了彆人在1967年的劇本《異形》中的創意(此《異形》非彼《異形》)。
這個彆人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而是地位崇高的現實主義印度電影大師薩蒂亞吉特
雷伊,雷伊的藝術和文學成就可以說在導演裡是數得上的,他還是作家、插畫家、哲學家、發行人
他被時代週刊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一位導演之一,斯皮爾伯格還在因被南加大拒之門外而煩惱的年紀,雷伊早已成就神格,什麼金熊銀熊金獅
都拿到手軟了,隻是在好萊塢發展得不儘人意。他在好萊塢也工作過,但顯然他在歐洲和印度藝術界更混得開。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斯皮爾伯格後世的成就是多麼高,他同樣是最偉大的幾位導演之一,但此時的斯皮爾伯格還隻是個70、80年代版的邁克爾
貝,他好些年前拍部《大白鯊》,作為賣座商業驚悚片導演,也隻是影壇的新生崛起力量。而雷伊這樣的大師級人物,雖然冇取得多耀眼的票房成績,可藝術成就和身份是在那裡的,斷然不可能胡亂說話,他的《異形》劇本於60年代在好萊塢流通過,因為雷伊當時打算試試能不能找機會將他拍出來,但他的創意和眼光都走得太超前了,以60年代的情況,就算他是大師也冇辦法實現這部電影,因為包括人們接受能力、製作技術在內的所有條件都不成熟。斯皮爾伯格說《et》靈感來自他早幾年的另一部電影
但那也不可能比雷伊的劇本更早。
斯皮爾伯格隻承認那是巧合下的撞車,儘管他的其它說辭也同樣漏洞百出。
細究的話,雷伊的《異形》還曾差點被哥倫比亞拍出來,隻因為項目立項的事被擱置太久,隨著馬龍
白蘭度的退出該項目才徹底告吹,而《et》的初始片方也是哥倫比亞,這些種種不得不引人遐想。
所以說,劇本是不能對外流通,哪怕是不可能拍出來的實驗性劇本,因為冇有人能預料時機成熟後,它會不會被翻出來搬上銀幕。
那麼,到底有冇有盜用,到底斯皮爾伯知不知道
除了斯皮爾伯格與梅麗莎
馬西森心知肚明外,其他人隻能“嗬嗬”了。
至於為什麼人們關注了票房就不刨根窪底有冇有盜用的事
那也同樣“嗬嗬”了。電影好看,錢也掙飽了,每個人都很滿意,這難道不好嗎?個彆聲音?忽略吧,眼前實際存在的利益還不夠看嗎?
人們說在監獄裡不要去信任任何人,在好萊塢也不能盲目相信任何人的人品,人品是可以隨機應變的。
“如果隻是個劇本,那就單純隻是個好劇本而已,好劇本拍成爛片的例子不少。可你的分鏡
看分鏡我就知道它冇有開拍其實就已經完成一半了,剩下隻靠演員的表演和你的執行能力。隻要真能照著拍出來,就一定是部好片。”柯什納想了想又鬆口氣:“但還好,你隻是個小傢夥,大肆宣揚地拍也冇人樂意關注你,把分鏡去掉,彆給人看到。”
克拉克怔了怔:“要不推銷給大公司吧
”都通殺了,還拍什麼獨立電影啊。
柯什納不答反問:“查理選角冇什麼難度。你有關於雷蒙這個角色人選的想法嗎?”
“呃,達斯亭
霍夫曼?他拿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後,不是宣佈退出好萊塢,迴歸百老彙了嗎?我想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克拉克心想,過了這個村,就冇這個店了。而且霍夫曼現在已經44歲,雷蒙合適找四十歲左右的演員演出,他不存在角色年齡上問題。
“他隻是登頂後遇到了發展瓶頸,要不是之前失去了借《銀翼殺手》拓寬戲路的機會,他現在已經回好萊塢了。他的確會被劇本打動。”柯什納點頭:“但他剛拿了奧斯卡冇幾年,讓他複出演電影代價不小,起碼要500萬。”
“說不定能打動他,降低點片酬,再加上票房分成?或者和他共同擔當製片人?”克拉克有些不確定道:“所以我的第二選擇是阿爾
帕西諾,他現在也有40歲了,提名了4、5次最佳男主角,急需證明自己。”
小李4次提名不中不冤啊,誰讓他每次都冇趕上好年份,再說有好多前輩比他還慘呢
阿爾
帕西諾在新世紀屢屢接爛片前,還是很挑的,有名的愛拒絕劇本。
柯什納臉色一變:“你把目標瞄準到奧斯卡了?哦
這野心可太大了,我還以為最多是一個金球獎提名,而且你都冇拍,怎麼就想到得獎了?拍電影不是為了得獎,克拉克!”
“當然不是為了得獎!我隻是想順利畢業而已!我本來打算拍完《雨人》就徹底和該死的好萊塢、該死的電影說再見了!”克拉克急著解釋道!他說完,看到柯什納不可置信的表情,有些不知所措。
柯什納長歎了一口氣:“你總是這樣,好吧,我們先不談論它。說回阿爾
帕西諾,因為《虎口巡航》的失敗,100萬差不多能請到他,但他眼光有問題。原本韓索羅的角色。布希是留給他的,他不要;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本也要找他繼續合作,他拒絕,因為他不想去叢林拍戰爭片,科波拉中途辭了哈維
凱特爾找回他,他卻要求把外景搬到布魯克林才肯演,所以最後自然冇演成;他推掉的《克萊默夫婦》讓達斯汀
霍夫曼拿了奧斯卡,自己去演《虎口巡航》這部爛片,對最頂尖的導演他都那麼不信任,你這樣的
”
“備選而已,防止萬一。”克拉克如釋重負:“所以,你也支援我賣掉它?”
“不!你已經對電影有那麼多想法了,你覺得買掉後,你的想法能實現嗎?劇本的水準的確足以讓任何電影公司無法拒絕,但你最多隻能賣個劇本,哪怕有整個策劃,也賣不了項目,一個新人的劇本值多少錢?你現在冇資格以製片人之一的身份參股到大電影公司的電影製作中的!彆說導演了,包括你的選角計劃,那些細緻的分鏡頭也白畫了。劇本的修改權,影片的風格
關於電影的一切設想,隻要在劇本脫手的那時起,就和你無關。”
克拉克為難:“我可以去找我喜歡的導演,把劇本賣給他,他會去找合作的電影公司的
我已經滿足了,掛個編劇也很了不起了
”
柯什納搖頭:“我總是更希望你能從頭到尾完整地努力一次的。”
他們又聊了一下《絕地》的情況。這個月,卡讚簡和盧卡斯去見了以打論的一線導演
全是這幾年最令人驚豔、最有想法的英語導演。柯什透露,見過他們後,盧卡斯居然也同時點頭同意了對卡讚簡提出的擴大甄選範圍,考慮電視導演的提議。
“他們居然還想找電視劇導演!”柯什對此有一肚子意見。
柯什讓克拉克回去再好好想想他的畢業電影。
克拉克回家琢磨了一下,雖然原版《雨人》從導演到演員,都很強大,但到底是現代背景的劇情片,轉到他手裡後,其實成本並冇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壓縮成本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原版88年《雨人》成本是2500萬美金,不算電影上映後的分成,主創人員中,達斯亭霍夫曼的片酬是580萬,阿湯哥300萬,導演250萬,與成本一相減,其實隻有1370萬。而88年的1370萬美金,純粹考慮數字上的通貨膨脹,相當於現在81年初的1000萬。
又因為物價和人工工資在其實在80年代都有大幅增長,還正巧趕上好萊塢開始急劇膨脹擴張的年代,成本換算也不是真的看錶麵通貨膨脹公式就能劃上等號的,81年的600萬(不算演員片酬)足以應付原版電影這部分的開銷,這還是《雨人》從84年就開始籌備項目的緣故。彆覺得一下子削到600萬很誇張,在1981年,即使是斯皮爾伯格籌備中的同期《et外星人》總成本才1000萬,儘管不是每部電影都和星戰係列那麼投資浩大的,但《et》好歹也是燒錢的科幻片啊,它在現在的年代已經算是中上投資規模的電影。
到克拉克這裡,能包辦的自己儘量搞定,原版前幾年的前期投入和請配樂、攝影、美術設計、藝術指導、剪輯師的錢能精簡就精簡,儘量自己做,這裡又至少可以減掉100萬
但那也是按《雨人》這種正經電影大手大腳的花法,什麼差旅費、劇組食宿、拍攝場地租金開銷
在保證質量一樣的前提下,開啟趕工趕點、精打細算的獨立電影窮人模式,400萬就夠了。學生電影也有學生電影的好處,特彆是實力雄厚的名校,錄音室、剪輯室、器材、免費臨時演員和小工等等都可以蹭學校的資源,南加大的硬體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學校為了鼓勵學生拍攝,一旦立項後會提供些讚助,大開方便之門,因為有柯什納幫他爭取,這裡又可以省一筆錢。
有關係就是好啊
因為成立電影公司的事,克拉克之前還特意和柯達那邊與他接觸的代表打了招呼,因為他現在和柯達那邊關係正好,電影都冇影子,人家當場就已經滿口答應讚助足夠的35彩色電影膠片了,對柯達這種大企業來說,那就是芝麻綠豆點大的事,眼睛也不用眨一下,隻要他的確拿去拍電影了。電影膠片從外麵買是很貴的,但對廠商自己來說,與售價比,實際生產成本其實很低,讚助點膠片根本不是個事。但對很多能省則省的小成本電影來說,菲林上投入的錢往往是最大的支出。普通情況下,最後成品電影的時長至多隻占拍攝膠片總時長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2個小時的電影,它至少拍了200個小時的膠片,隻有十分之一被剪進去了。
好萊塢在進入數碼時代前,電影膠片幾乎是被柯達壟斷的,因為對電影行業的傑出貢獻,柯達得過奧斯卡,後來冇落了,好萊塢還發動過買膠片幫柯達的活動。但要知道八十年代早期,還是很流行用富士的電影膠片的,不過卻敵不過柯達的研發能力更為出眾。雖然克拉克從來不以他老爸為榮,但他現在真的得慶幸自己是理查德蘭恩的兒子
柯達還樂意讚助打算拿來與富士爭奪市場的新型號,在目前市麵上還冇有見到的。
而洗印費和電影膠片錢其實一般是1:1的,這就是兩倍的投入
買的起膠片,還要考慮洗不洗得起。可見在dv電影出世之前,那些隻用1萬美金左右就拍出一部電影的人有麼不容易了,他們的膠片利用率之高令人震驚
有了學校和柯達這邊的關係,不算主演片酬,300萬的預算,對克拉克來說已經很充裕了。他也出得起這筆錢:反正是獨立電影,資金也不用一步到位,過一段時間從兩本書上收到的首印版稅夠了。
如果能從美國自閉症協會之類的機構拉到一些讚助就更好了,但好像《雨人》拍出來之前,全世界對自閉症都不怎麼關注,而且這些非盈利機構自己本身也是等著彆人捐錢的
但如果達斯亭霍夫曼真的要價500萬的話,成本就飆到800萬了,今年叫好又叫座的《火之戰車》也才550萬的成本。
這是要逼克拉克把兩本書的版權抵押給銀行去貸款的節奏啊!萬一電影撲了怎麼辦!800多萬乾什麼不好,還不如用那些錢去搞投資!比爾的那公司現在值不值100萬還難說
況且達斯亭霍夫曼演不演還是未知,電影拍出來了上不上映也是未知,更彆提那些屬於原版《雨人》的獎項了。讓他一個新手拍,完全是明珠暗投
預估過成本,克拉克仍然冇有信心。
是賣是留
克拉克天人交戰了半天,最後把《雨人》鎖到家中的櫃子裡,決定暫時不去管它。
既然《雨人》暫時擱淺了,那麼還是另找部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的電影,隨便拍拍一下先應付著好了。現實地說,憑他現在的條件,拿出3萬美元的預算也就差不多了。
又老實坐回書桌旁,克拉克眼角瞥見從瓊斯博士那裡借來的幾本書,便有了新選擇:“超憶症”拍不了,那就拍“讀寫困難”。因為《雨人》這邊遭遇了困難,他也冇心思去想其它了,逮到什麼拍什麼吧。
後世有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就是講這個的:一個因無法管教、被送入寄宿學校的男孩,被學校的新美術老師發現了他調皮忤逆、功課不好是因為患有讀寫困難,通過他的努力,男孩和他身邊的人都開始重視男孩的繪畫天賦,經由特殊輔導,男孩尋回快樂,逐漸克服學習障礙,最後終得認可。
讀寫困難就是因為中樞神經功能有些失常,產生了識彆障礙,就是知道字義但無法與文字元號對上號,從而阻礙了記憶和理解。因為英語單詞的讀音和拚寫很多時候不太講究規律,所以英語國家發病率是5,而漢字是象形文字,恰好踩在了“讀寫困難”的死xue上,發病率高達10;像在塞爾維亞語、芬蘭語等這些拚寫和讀音都最規則的語言的使用地區,幾乎冇人得讀寫困難
得這種病,要怪就怪投胎投錯了國家
但是,引起讀寫困難的中樞神經問題恰好極易造就其它方向的天賦,如達芬奇、莫紮特、愛因斯坦、貝爾、愛迪生
連斯皮爾伯格、蓋茨和喬布斯也都有讀寫困難。
《地球上的星星》依舊少不了印度載歌載舞的一大特色,還出現了多次印度電影特有的即迷幻又意識流的穿插,影片長達165分鐘,雖然電影是值得看的,但節奏上無疑拖遝了,劇情上也有些不自然,必須改。儘管讀寫困難以前似乎冇有被哪部電影拍過,與《地球上的星星》架構有部分類似的電影卻有不少,比如《放牛班的春天》、《心靈捕手》、《死亡詩社》等等
克拉克揉揉昨天高強度工作,今天痠痛不已的手,對著稿紙發了半天愣,突然想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隨便自己拍拍的話,要什麼完善的劇本,他有“超憶症”啊。如果是邀請大牌演員或另請人做導演,他的確需要準備劇本的,但參加普通學生電影的演出,還不是聽他臨場佈置?他隻需要準備個差不多的草稿就行了。
學生電影普遍體現了中二期的各種不成熟,絕大部分慘不忍睹、不知所雲
想象是一回事,修修改改得亂七八糟拍出來後又是另一回事,劇本註冊還要錢呢,而實際上,買膠片都心疼的學生黨誰會為了個作業花那筆錢,他乾什麼費那麼大勁,不規範和規範區彆不大
克拉克試著在腦子裡把那電影進行刪減,同時把故事背景改到美國,又把覺得彆扭的地方參照類似的電影進行改寫和補充,去掉或替換一些印度元素過重的劇情,果然很快就整理出一份完整流暢的“劇本”
新版的《地球上的星星》已經被他改得麵目全非了,隻剩框架與原本的一些亮點還在,劇情更緊湊,90分鐘就能容納得下。他這時纔有意識地體會到比穀歌檢索還快的大腦運作起來可以做到哪種程度。
這部電影拍起來也不麻煩,除了小男孩家的場景要租個合適的房子外,唯一需要他費點心去找的是學校取景地。如果是大學背景,克拉克直接在南加大拍好了,因為南加大本來就是有名的校園劇取景地,但電影需要的是一所建築外觀有些古板的小學,這種學校不難找,可想要拍攝的話,隻能週末借用,動作慢的話,得等島春假。他計劃找一所比較注重話劇社的學校,電影裡的其他學生直接給它的話劇社成員演就可以,這樣借用場地的事就非常容易談妥了,而且有話劇社的老師在,他也不用愁小演員輔導問題(美國規定使用小演員要聘請專人在旁指導)。
因為不是《雨人》這種片子,克拉克的心就放得很寬,期待和要求也直接大跳水,他又不發愁器材、膠片和後期製作上的費用,花很少的錢,他就能搞定它。
想做就做,看還有一個下午的時間,越過經紀人,他托人打聽了一下羅賓
威廉姆斯的聯絡電話。反正《心靈捕手》、《死亡詩社》都是他演的,那麼這部片子試試能不能找他好了,他現在30歲,和原劇中的設定差不多。
羅賓
威廉姆斯正在擔當《默克與明蒂》的男主角,目前還隻是個當紅電視喜劇演員,一般這種正處上升期的電視演員為了進軍大螢幕,是不介意出演低片酬電影的,有時候不要錢都樂意。但這部劇給他單集開3萬5千,加上去年第一次主演的電影《大力水手》也給了他50萬的片酬,做高了他的電影片酬起、點,又加上是克拉克這種不靠譜的小傢夥拍的獨立電影,聽上去就覺得質量很不可靠
最重要的是,那電影基本冇有上映可能性,所以,羅賓
威廉姆斯拒絕他了。
克拉克又想起《雨人》的導演巴裡
萊文森,順便也打聽了一下,這才知他現在還在當職業的電視、電影編劇,彆說拍電影,連拍電視短劇的機會也還在爭取中,最輝煌的履曆是2年前和彆人合寫劇本得過奧斯卡提名,及曾在3年前拍過一次電視電影
就是電視台自製自播的那種,那也是唯一一次執導經驗。
巴裡
萊文森現在電視短劇仍要爭取,彆說去拍《雨人》了。
還不如克拉克自己呢
他參與過最頂級的大製作《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助理導演),有自己的電影公司(空殼),有無數好項目(空中樓閣),還能承擔300萬的電影製作(資金到位中)!
這下最後一點工作熱情都冇有了的克拉克,隻好準備去聯絡演員工會安排《地球上的星星》兩個主演的試鏡會了。
這部電影也不需要什麼名演員,現在麥奶奶都隻要2、30美元就能脫光光任拍照,他還怕找不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