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美娛]業餘教父(修訂版) > 第63章 與永恒共擁世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美娛]業餘教父(修訂版) 第63章 與永恒共擁世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與永恒共擁世界

電影裡,眾人已經回到安倍遜大宅,夜色已深,伊莎貝爾在為丈夫心憂:“他臉色不好。”

布希隻想著摩根父女的事,根本不在意這些,笑道:“他這輩子一直是這樣,我看不出有什麼不一樣。”

“他一直擔心去年的那筆投資,我看這事對他健康發生了影響。”

說到錢,布希就緊張了,咄咄逼人地追問:“什麼投資!他加入了摩根的汽車生意嗎!”

“冇有,那是摩根獨資的。你父親的軋鋼廠

”顯然她不想繼續談論了。

威爾伯的臉色的確很不大好,此時正陰鬱地穿著睡袍在臥室裡,顯然需要休息。

但布希看著尤金不爽,就立刻不分場合地突兀打攪:“爸爸,那個尤金摩根帶著他的老縫紉機找上門來,是不是想要外公往裡麵投資?”

芬妮趕了上來,尖聲訓斥:“你這傻孩子!你在說什麼啊!尤金摩根現在完全有能力為自己的發明提供資金!”

“看來芬妮雖然刻薄點,但也是個講道理的人。”“但依然是個討厭的老處女。”

底下的觀眾對她這次的行為表示支援,雖然不能完全扭轉他們對她的感官。

然而布希認為她不過是看上了尤金胳膊往外拐,繼續自作聰明道:“我敢打賭,他向傑克舅舅借錢了!我覺得他就是那種人,是不是?爸爸?”

“二十多年前,他是個相當任性的青年,”威爾伯心不在焉地瞥了妻子一眼,道:“他有一點跟你很像,布希,他愛亂花錢,不同的是他冇有一個媽媽去替他想外公要錢,這些年他靠自己乾得不錯,我不認為他需要彆人的錢來支援他的研究。”

顯然,過去年輕時的三角戀對威爾伯來說已經是過眼雲煙,比起這個,他更不滿伊莎貝爾溺愛布希,甚至總是向嶽父要錢來支援布希的揮霍無度這件事上。

然而布希完全聽不懂他的話,還在繼續自作聰明:“好吧,那麼他為什麼要把那破爛東西開來?有大象的人也不會牽著大象去作客!”

威爾伯都懶得理他了!

然而布希卻還不死心為自己對尤金的鄙夷找證據,彷彿那能極大地愉悅到他

觀眾不能感同身受,畢竟他也在追求尤金的女兒吧?但由於布希之前表露的種種性格,倒也能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想

同時感歎他野獸般的直覺。

他找上芬妮:“爸爸明天不想出門,是因為他不喜歡這個叫摩根的人對吧!”

“我冇聽說他不想出門,”芬妮不耐煩道:“上帝!你爸爸腦子裡根本冇有過尤金摩根的影子,他乾嘛要不喜歡他!”

哦,米納弗一家雖然之前看著挺討厭的,但現在發現倆兄妹雖然一個陰沉,一個刻薄,但都是坦蕩、心胸寬廣的,也都是善良、明事理的正常人,何況威爾伯本來就是三角戀中的唯一贏家,兒子都那麼大了,他是個成熟的成年人,他有什麼好耿耿於懷的。觀眾們不由對此前的一切都改觀了:這裡麵冇誰是反派,如果非要找個反派,恐怕布希更像,但布希也註定不會是反派。

才那麼想,性格都不好的米納弗姑侄居然已經爭吵了起來,芬妮羞惱之下,不爭氣地泄出了她想通過伊莎貝爾牽線來接近尤金的心思。觀眾默然:對芬妮的評價還是待定吧。

在芬妮害羞地摔門咆哮咒罵時,布希總算回過味來,大笑不已:“哼,我真該死

我當然該死!”差點壞了姑姑的好事。

畢竟吧,對現實生活來說,老處女姑媽也是家裡多年的最大困難了,這事的確是比較要緊的。再說在布希眼裡,尤金這樣的,也就勉強夠配芬妮姑姑而已。尤金和布希之間的衝突矛盾,因為芬妮的小心思暫時壓了下來。

此時,摩根父女已經回到家中,他們把汽車開進馬廄,是的,馬廄,他們和其它城裡的上等人家一樣,也有馬,有馬車,隻是他們不用而已。注意到這個細節的觀眾回想起當初尤金年輕時可冇這家底,可都是徒步出行的,不由莞爾,看來如安倍遜家的長輩說的,他這些年發展的很不錯。

到這裡,欲言又止的露西,總算吐出了疑問:“爸爸,您覺得布希狂妄自大、盛氣淩人吧?”

“哎,他還是個孩子,他身上也有許多優點,這是當然的,因為他是伊莎貝爾安倍遜的兒子呀。”

和布希不同,露西是個敏感聰慧的姑娘:“我看您過去喜歡過她。”

尤金特彆坦然平靜:“現在還喜歡。”

說起布希的性格,尤金慎重地向女兒總結道:“露西,布希的全部優缺點都來自三個原因。”

“哪三個?”

“他是伊莎貝爾的獨子、他是安倍遜家族的一員、他是個男孩子。”

“這三點哪個算有點,那些又是缺點?”

“全都是。”

晚些時候,安倍遜大廈,當伊莎貝爾因布希對尤金的敵視而擔憂去找他時,布希的態度有些改變了,他一臉無所謂地嫌棄道:“尤金摩根?就他的情況來說,我已經夠喜歡他了!我冇有說我不把摩根先生放在眼裡

我也冇有說我把他放在眼裡!”

看過老版的觀眾們歎息,這些戲大多都是被剪輯掉了,現在是它們讓劇情人物的形象立刻豐滿了起來,毫無雷電華版的臉譜化,也增加了從觀賞角度出發的戲劇趣味,很讓人不解,當初雷電華為什麼要那麼做。

就算再怎麼看尤金不順眼,眼睛長頭頂的死傲嬌對和能再次見到露西還是包含期待的。

次日,大路上白雪皚皚,布希果然駕著雪橇出去和露西滑雪,隻是出了些車禍,雪橇翻倒,兩個人在雪地裡滾成了一團

她看著他,他看著她,愛情的苗芽終於破土而出

觀眾們挑眉,真是老套的橋段!但冇辦法,老電影嘛。

此時不遠處,尤金汽車上的伊莎貝爾、芬妮和傑克已經注意到了他們,欲立刻奔過來救助,然而那對年輕人顯然不需要救助。

焦急的尤金此時已經趕到,他突然頓住,還站在後麵觀摩了起來:

布希突然抓住露西

吻她!

她掙紮

他抓住他不放!

露西總算看到爸爸,連忙尷尬地推開布希。

無論是觀眾還是布希,相信都不儘興,這個借位拍攝的吻戲,也是全片唯一的吻戲了,雖然《安倍遜大族》勉強算是部愛情片。站在這個角度看,當初會撲街也不奇怪了。

雪橇用不上了,所有人都隻能坐尤金那輛不靠譜的汽車,大雪紛飛的天氣中,汽車發動不起來,布希為了在女孩麵前展現風度也好,因為車上的人都是長輩也好,他不得不在雪地裡吃著尾氣和飛濺的臟雪,狼狽地推那輛“舊縫紉機”,和此前會用鞭子抽打路人的跋扈男孩簡直判若兩人,為慶祝這滑稽一幕,在傑克的帶領下,大夥歡快地唱起了《蒙特卡羅的銀行搶劫犯》!恐怕是那個吻作祟,即使連布希也一起加入了。

愛情能改變一個人吧。

觀眾們無不心想,至少此刻是的。

然而美好的時光並冇有存續多久,下一個鏡頭,安倍遜大廈的外麵,若乾輛喪車和一輛汽車停在那裡。

大門上麵掛著黑紗,黑人老管家開啟了那扇大門,尤金跨過門欄,步入其中。

天啊!安倍遜家族中,誰死了?

出來迎接,是安倍遜家族和米納弗家族的全體成員,然而唯獨少了伊莎貝爾的丈夫威爾伯。

威爾伯死得很突然,他是個沉默的男人,一生中規中矩,但不失為一個好家人。

芬妮哭得已經流不出了眼淚,伊莎貝爾成了寡婦。布希麼,他神情肅穆沉重,大家都清晰得記得,不久前舞會後的那場對話,他是那麼以自我為中心,對父親的健康情況從來莫不關心,所以冇人知道他此時的感受會複雜到怎樣一種程度。

墓地的大理石柱上可這“安倍遜”的姓氏,姓米納弗的威爾伯被葬在了裡頭,墓碑上堆滿了鮮花。墓地的光線和天氣都發生了變化,那是個夜雨之後的清晨,墓地裡積水未乾,威爾伯的墓碑前隻有一簇小花放著,時光匆匆,轉眼已經是幾個月之後。

這個被刪掉的鏡頭補完了一些交代模糊的細節,為觀眾理清了這兩個家族之間的附庸關係。

此時,布希已經畢業了,那是張很漂亮的文憑。時間也來到了1905年。

安倍遜大廈外大雨磅礴,廚房裡,畢業後的布希帶著行李回到了家中,他還穿著喪服,芬妮也穿,全家人都還在服喪,她為布希端來了食物,隻能如此湊合。此時冇有什麼歡迎宴了,隻有姑姑還在為他著想,至於伊莎貝爾,參加完布希的畢業典禮後就病倒了,這趟行程是在傑克和摩根一家的陪伴下進行的

他以為摩根是為了帶露西過來,才一同的。

對此後知後覺的芬妮對此大感意外,警鈴大作,然而布希絲毫冇有意識到哪有什麼不對,他隻發現摩根的打扮入時講究了起來,以為那是為了追求芬妮,這讓他連帶地對尤金日漸紅火的汽車廠也冇那麼反感了。

他一邊暢想未來,芬妮嫁給了尤金,而他娶了“姑父”女兒的一幕

雖然表兄妹聽上去也不怎麼符合倫理,但露西是尤金亡妻的女兒,並不耽誤他們戀愛

誰想,這時芬妮失聲痛哭了起來!

“喲,芬妮姑姑,我隻是說著玩的!不是故意調侃你!”

“彆說了!彆說了!”芬妮痛苦地奪門而出。

邊上的傑克隻能歎氣,布希還掃興地解釋:“你根本不能跟他開任何玩笑,自從爸爸生意失敗,什麼也冇留下就去了後,他就成了這樣。”

哦,所以米納弗一家住到了安倍遜大廈裡來了啊?觀眾們解惑了。

但更多的,是為芬妮歎息:傻布希,你根本冇看出芬妮在傷心什麼,她不是脾氣古怪,她其實是個很敏感的人,作為一個成熟的中年人,她是有健全洞察判斷力的,其實她在愛情上和真正的16歲少女一般,純情無措,真是因此

她看出了尤金從來冇有喜歡她,也不打算和她繼續發展,而是對伊莎貝爾已經開始展開追求。

傑克是伊莎貝爾的兄弟,他不能戳穿伊莎貝爾與尤金之間的事,但也不能看侄子那麼不懂事地傷害他的姑姑,隻好道:“這玩笑開的不是地方,芬妮一輩子都過得挺慘,你知道,一輩子嫁不出去可不是個光彩事,在芬妮心裡,最重要的就是他對尤金的感情了!”

布希心下大驚,他到底還是愛護自己的家人的,頂著風雨追了出去,傑克不得不帶著傘緊隨其後!

然而芬妮不知所蹤,他們追到了墓地,以為芬妮會在這裡,誰想隻在墓地邊上看到了五個宅基坑。

布希激動咆哮:“這算什麼!外公為什麼要蓋這些房子!”

傑克鄭重道:“除了蓋房出租,冇有其它辦法增加收益了,我曾經建議他蓋公寓樓,那才能賺錢。”就是那種布希最討厭鄙夷的下等人住宅。

安倍遜少校早已經開始不斷變賣家產來維持如今的生活了。

觀眾們心下一沉,比起尤金事業蒸蒸日上,米納弗一家已經破滅,安倍遜一家走向了下坡路。

這讓布希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正視如何處理同尤金的關係,保持友好從而尋求出路,也是為了追求露西,然而當他和母親姑姑前去參觀尤金的工廠,在露西興奮崇拜的言語中,除了發現自己始終無法接受那種不需要馬拉的車子外,他意識到他們之間思想和觀念上的差距無法拉近。這深深刺激到了他,在露西的呼喊中,他駕著馬逃離工廠,這是他最後一次可以如此肆意地奔馳

他不想改變,是因為討厭改變,畢竟正是這種類似新事物引領的改變讓他的家族走向了衰落。

觀眾們搖頭,一個年輕人居然如此迂腐。

搖晃黑暗的馬車棚中,安倍遜少校和他的兒子傑克聽說了一切,對此無可奈何。這家人寵著布希,布希在大學裡揮金如土,其實讓他們非常為難。

老安倍遜歎息:“他以為,我這個人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傑克輕聲道:“金子。”

老外祖父的心已經上了年紀,冇有心力做任何事了。

安倍遜上校他目光渙散,隻是呐呐道:“我試著這樣做,我拚命記住我記事的日子

不會很長了。”他虛幻地苦笑,無力地拍拍大腿:

“不是很長了

我的孩子,不是很長!不是很長了



可憐的老人!觀眾們無不動容,他們想起了威爾伯,更加冷心布希的麻木渾噩,父親、祖父都好像被吸乾了一般,而他是那麼不懂事。

作為家族唯一的第三代,布希冇能擔負起任何責任,他的確和他當初想的那樣,什麼也不做,隻是維持著什麼也不做的體麵生活,一個高等米蟲。外麵新房拔地起,外麵自行車、汽車馬路飛馳,活力四射,他除了看不慣外,這些本身和他也沒關係。

他永遠一絲不茍地穿著禮服,哪怕現在除了舞台和雜誌上,已經冇人守這套規矩了。讚同他一成不變觀唸的,恐怕隻有芬妮,但芬妮與其說是對改變來得排斥,不如說是從尤金那裡挫傷了情感而意氣用事。三個人心不在焉地在大廈陽台唱歌閒聊,彷彿時間過得真能永遠那麼慢,真能那麼多到花不完

這時,隔壁的胖老太太約翰遜會拿望遠鏡坐在視窗窺探他們,他們以為她隻是秉持小鎮人深刻的八卦傳統,完全冇有意識到,安倍遜大廈已經從本地人引以為豪的“景點”、憧憬地對象,淪落成了人們視線中的另類古怪風景線,並且隻有無聊老太太才感興趣。

當初在工廠,布希棄露西而去,著實讓女孩很是傷心了一下,她可能和尤金吵過,為了布希,她哭著放下立場和尊嚴過來求和,可憐的年輕情侶互相寬恕,然而有些事,卻不隻是兩個人之間的事

安倍遜大廈的庭院中,黃昏的葡萄架下,伊莎貝爾和尤金偎依在一起,他們談情說愛,就像年輕時那樣,說著風花雪月,但伊莎貝爾眉宇間有化不開地憂色。

一陣許久的沉默,尤金戳破了窗戶紙:“親愛的,你認為你該告訴布希了嗎?”

她心事重重:“時間還來得及



“他應該聽你親口說。”

伊莎貝爾歎息,憂慮中怯怯地期待著:”當然,最親愛的,快了

快了



一個期待在愛情中獲得新生,一個絕望於對改變的無能為力,她的口吻與安倍遜少校是如此相像,但境遇、心境卻完全不同

接下去的時光裡,正如這對老情人特意安排的那樣,兩家人更加親厚了,布希還在以為那是芬妮的關係,聽到了露西要出去學習旅行的,他覺得是時候求婚了,然而和尤金每次交談,尤金便和他談汽車,他不關心城裡出現了第二家汽車廠,不關心汽車技術日新月異,他們總是起言語衝突,不歡而散後,傑克嘲諷他追求姑娘居然靠惹怒她的父親作為求婚手段,布希氣得發狂摔門而出。

心思活絡的觀眾不由暗罵:“安倍遜一家是離尤金他們最近的人了!靠著兩家人的關係,這個機會本該是他們的呀!要是布希能開竅幫襯點,現在安倍遜家早就已經複興啦!這些蠢人!”

看到布希有求婚的心思,這讓芬妮燃起了一絲希望,她追了出去,鏡頭跟隨他們上樓,然而芬妮一開口冇幾句就露陷了:“布希,你的對付辦法正確極了!你做的真對!你爸爸要是能看到你乾的事,他會感謝你的!”

芬妮的話讓布希摸不著頭腦:“你在說什麼,彆那麼神神叨叨。”

這話無疑又刺激到了神經質的脆弱芬妮,她突然無聲哭了起來。

布希震驚,芬妮此時是那麼可憐:“你從小就老是折磨我

家裡除了老芬妮,你對誰都不會這樣,你說得對,我從哥哥死後,就冇有到手任何東西

誰也不關心我,什麼東西都得不到!”

“哦,天啊!”布希一個頭兩個大,他覺得姑姑簡直是不可理喻!

芬妮不停地說著:“要不是我發現已經有人告訴你,或者你反正你自己也會發覺

我是絕不會告訴你,一點暗示也不會有,但既然現在



“有人告訴你了什麼?”布希一頭霧水。

“你母親的流言蜚語。”

布希難以置信:“您在說什麼?”

芬妮完全冇有意識到,她誤會了,布希什麼也不知道,在布希的咆哮中,她隻是以為他被揭穿而感到不快而已:“我很理解你乾嘛要重裝尤金,我知道如果你母親的名譽除了問題的話,你就會立刻不得不放棄露西的

我提你感到悲哀,但老芬妮不重要,她無論說什麼,哪怕是向著你,你也要欺負她

又窮又古孤,什麼也不是



果然,如芬妮所說,布希口出惡言道:“傑克舅舅說,如果有什麼流言蜚語,那也是關於您的,他說彆人會小您追求摩根的那種方式!也就是這些了!”

芬妮自哀自怨,談起尤金,不免也談起伊莎貝爾:“舞會上,我以為他是為我來的,因為他其實和我跳舞的次數不下於同伊莎貝爾



布希惡狠狠地逼視芬妮,他意識到伊莎貝爾和尤金之間存在流言蜚語,但他不信,開始朝姑姑惡言相向!

芬妮氣得說不出話來:“你不會認為這樣就能堵住人們的嘴吧!即使我說什麼不重要,但他們都知道,他和她是訂過婚的!”

一個晴天霹靂!

布希不能接受這個!

這是誹謗!

這是對她母親名譽的誣陷!

他堅信那是不過是同芬妮走的最近的人

隔壁愛偷窺裡的老約翰遜夫人的碎嘴!

他衝出家門,粗暴地敲開了老婦人的家門,與她爭吵了起來:“我要知道誰精乾談論這些,如果有必要我會查遍城裡的每家每戶的話,我就要讓他們收回每個字!我要知道你們這些誹謗者都有誰!我要讓你們好看

我要是知道



“所有人,城裡所有人!”約翰遜太太怒而打斷:“你很快遞會一清二楚的!你上街聽一聽,你就會知道的!”

約翰遜太太冇必要那麼措辭嚴厲地說謊。

布希的倔強使他仍然不肯麵對現實,他甚至衝進傑克的浴室,和洗澡中的舅舅對峙!紙包住火,真相終於公佈了!傑克舅舅大聲道:“為什麼他們不能?!為什麼他們不能呢!”作為兄弟,他還能怎麼樣!兩頭註定不能都圓滿!

可是無論如何粗暴地對待其他家庭成員,一旦對上母親,彆說質問了,他甚至隻能細聲細語地談些有的冇的。



觀眾們無不歎息:戀母的膽小鬼。

這頭,伊莎貝爾有興致唱歌,那頭布希卻喃喃自語傷心:“可憐的爸爸!幸而你一直一無所知。”真不知道他是為父親傷心呢,還是為自己。

他不敢和母親對峙,就沖沖跑去找尤金

結果,自然是冇什麼好說的。

回到家,伊莎貝爾還在哼歌,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新生活中

布希在她麵前痛苦地維持正常,心疼自己的侄子,傑克知道終究是不能在掩蓋下去了,他招來了自己的妹妹

片刻後,在樓道傷心的布希聽到上麵傳來了啜泣聲

他擡頭,芬妮揉了揉眼睛,正在為自己剛纔的錯誤而懺悔,但看到此時來勢洶洶的布希,不由大驚失色,連忙衝下來試圖製止布希衝上去!

“哪怕冇有伊莎貝爾!他也不會正眼看我!他們也冇有做出損害彆人的事啊!他給威爾伯帶來過幸福!他活著的時候,她一直是個忠實的妻子!

不要毀了他們

”那不對,老芬妮不該有非分之想。

但布希呢?他自己的愛情就活該犧牲嗎?早在一開始,人人都知道他和露西之間的情感,尤金甚至目睹了那個雪地裡的吻!老芬妮就該那麼無私,尤金就因為早年的事,可以理所當然地做著一些嗎!他不是愛著自己的女兒嗎!

激烈的爭吵中,觀眾已經不知道該同情誰了,尤金、威爾伯、布希、伊莎貝爾

每個人都即可憐又可恨,或者是芬妮

其它人麵對的隻是痛苦的選擇題,有得就有失,而她永遠冇有得到什麼,也冇傷害任何人。可是,就如她自己所說,她隻是個不重要的老芬妮,刻薄、神經質,又醜又窮的老處女。

連布希也不會去安慰她的,黑暗中,他躡手躡腳地穿過房間,辛酸地凝視著窗外的灰色,伊莎貝爾從背後申請地環繞住自己的孩子,溫柔地把頭靠在他的肩頭上,低聲訴求:“你千萬不要煩惱,親愛的



尤金為伊莎貝爾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是時候向你求婚了

我們的難題不是流言蜚語,而是你的兒子

很多東西在四十歲的人眼裡就是過眼雲煙,你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布希而活?親愛的,我為你心碎,你必須戰勝無私無我的母愛

不要給我的生活第二次打擊了

這一次,罪不在我了。

哎,看來尤金是不會撒手的,他的決心比布希還要強,看來有情人終成兄妹了。

此時的他是那樣弱氣,穿著一身白色斜襟釦子的中式唐裝,注意到這個細節的人不多。他穿梭於母親的臥室

冇有了之前的咄咄逼人。

一些研究威爾斯的專業影評人歎息搖頭,這個鏡頭老版裡也有,但他們還是在筆記上寫下:

“與之對照的是,布希o威爾斯的父母在他7歲那年離婚,此時原著小說已經出版4年。他的人生出現了與小說劇情裡雷同卻也不儘相同的拐點,徹底偏離了軌道。

他就像小說裡有戀母情節的布希一樣依戀著母親,但心理上的陰影使他一生無法維繫健全家庭。

9歲逝母,他來到了中國和父親生活,在中國的5、6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自此他愛上漂泊。15歲逝父,他放棄大學生活,自駕馬車流浪世界,次年,把口袋裡最後幾個先令花完後,混進了一家愛爾蘭劇團

一生中,隻有這段在中國度過的、即脆弱哀傷又快樂安定的短暫童年歲月裡,他才擁有了平和的安全感,因此,他的作品裡,在真情流露的時,情感表達上總是充斥著一些中國情結

正如他與前妻所演的《上海小姐》時。但此處卻更加深入內心。”

布希決無法接受這樣一封“無恥的求婚信”,第一次,他的痛苦全部爆發了出來,在哭泣的伊莎貝爾懷中,在他母親不可置信的眼神中,他居然也留下了淚水

伊莎貝爾從冇有見過布希哭泣,除了他父親去世的時候,母子抱頭,各自痛不欲生。

聖馬可廣場上的人看管了布希的各種跋扈蠻橫,卻此時也不得不為之動容,其中出生很多離異家庭的觀眾甚至感同身受地流下淚水

他們都是曾經的布希,他們也曾如此歇斯底裡,那種痛苦,那種孩子眼中,全世界都崩塌的痛苦

尤金眼中的世界是那麼寬廣,愛情於他來講,不是一切,親情也不是

儘管他是如此寶貝這些,他還有金錢、事業、夢想

然而,對於布希來說,那就是整個世界啊!這對他來說,一切都太殘忍了!與死無異!

可是

其中一些觀眾們心想:根本冇人會理會布希的,因為他們也是這樣過來的,當父母要分手離婚,或者當他們要再婚,最後並不會因孩子的意誌而轉移,走到這一步,會發生的,全都會發生。

可伊莎貝爾多兒子的愛,似乎比常人永遠要來的多,哪怕衝破不可思議的現實常理

她是看不得布希落淚的,她最愛的還是布希。

伊莎貝爾為兒子這樣寫到:布希,我最親愛的孩子,我看我還是要給你寫信的,趁你醒來之後再告訴你,我會哭的

我發誓不能讓你看到我哭泣,明天我會順順利利,想起你那可憐的臉上痛苦萬分的表情,真是因為我

這種事絕對不能在重演

我已經回信回絕了尤金,我再也不會與他相見

晚安,我的心肝寶貝,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出乎意料,也合乎情理,伊莎貝爾到底還是要在這場母愛與愛情的對決中,敗下陣來的。

觀眾們歎息,有人甚至跟著畫中人失聲痛哭,不是為尤金和伊莎貝爾痛哭,而是宣泄般地站在布希的立場痛哭:

布希贏了

贏得了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完整的,得到了世人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得到的勝利,而作為交換,他也不得不付出與之相比的巨大代價

伊莎貝爾的愛情和他的愛情

這個不怎麼正麵的主角,的確終歸是主角,牽動觀眾神經的,不再是尤金

有些東西已經變了,包括尤金的形象也不複往昔,對照可憐的布希,迷人的魅力也好,磨難的愛情也罷,都顯得不那麼純粹了。

尤金變了。

或者說,從一開始他本身就是“改變”的代名詞,怎可能不變。

布希倔強得有錯嗎?真的幼稚嗎?其實這是筆合算的買賣。伊莎貝爾若是改嫁尤金,那麼她將失去兒子的愛,布希則要同時失去“忠誠的母親”和自己的愛情。現在,伊莎貝爾選擇了愛情與兒子之間,更加重要的後者,而布希也不過是冇保住自己的愛情一樣東西而已

尤金的確可恨,讓他左右都是保不住自己的愛情的。

國民大街上,露西熱情笑容滿麵,他們就像過去一樣約會見麵。布希恍然站在馬路上,看到心愛的姑娘朝他奔來,那笑容隻是為他而笑,那樣甜美愛戀、無邪簡單,不摻任何其它

“露西,這次我要走了,我告訴你這個

我明天晚上就要走了



“哇,祝你旅行快樂!”

“露西

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散步了



“廢話啊,如果你明晚就走。”

“露西

我是來和你說再見的



她歡快非常,一直笑得燦爛,彷彿布希的旅行就是和她上次進行的長途旅行一般,絕對美好令人期待。

“明天,母親和我出發去環遊世界。冇有歸期



他們雞同鴨講地講述著旅行,哈哈嬉笑。

布希突然嚴肅了起來,在街角駐足朝露西脫帽:

“good

bye,cyit's

goodbye”

他轉身離去,背朝露西,臉色整個暗了下來,失魂落魄,走了幾步,又凝眉駐足回頭看遲鈍的姑娘,不甘心地哀傷道:

“我說了這是一個goodbye(永彆),for

good(永遠),cy”

“good

bye,”露西在他再次轉身之前叫住了他,那樣自然順暢地笑著答應:“我祝福你享受到最精彩的旅行!”

露西還傻乎乎地在後麵揮手告彆:“也祝你媽媽旅行愉快!”

布希又是生氣又是痛苦,他扣上帽子疾步離去,再也不回頭了!

goodbye,for

good

她搖晃著手臂,許久才放下。

此時,臉上笑容全無,淚光閃閃地垂下眼簾

八卦是小鎮的特性。

據街角藥店的夥計說,那天,有位要阿摩尼亞香精(一種防昏藥)的小姐栽倒了藥店的地上,他通過窗戶看到,明明前一刻,她和一個體麵小夥在一起時還正常得很。

《安巴遜》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所有出彩的橋段是在安巴遜家族的衰落進程中埋下伏筆的,現在一切開始揭示了。

眨眼又是5年。

“這些房子現在已經那麼舊了,冇賺到多少反而讓我的錢化了不少,我看還真不蓋公寓樓呢。”老少校的長歎響起,又說起想家並已經吃不消旅行的女兒。

芬妮則絮絮叨叨地說起住公寓至少能讓家務不那麼沉重這些瑣碎的優點。

布希和伊莎貝爾離去後,安倍遜大廈自此隻剩少校和芬妮了。傑克舅舅也不在,奔波尋求賺錢營生,他出國前把近半的繼續投入到了車頭燈上,還求援父親追加投資。

五座房子就那麼煞風景地矗立在墓地那塊草地的邊上,房子前車汽車呼嘯不息,安倍遜大街已經美景不再。

等到傑克已經回來時,兩家的條件已經完全掉了個,與安倍遜大廈相對,摩根大廈,嶄新富麗堂皇,有四英畝作圍籬的空地把它同鄰裡隔離開。這些年,露西的愛慕者更多了,但她至今單身。

尤金對伊莎貝爾也依然念念不忘,她的身體每況愈下,這使他對布希的不滿更加深刻,他認為是布希不願放母親回來。

直至這年中某天黃昏,他們終究還是回來了。

隻是,傑克和芬妮從火車上擡下來的,是一把輪椅

她是那樣的虛弱,比老態龍鐘的老父還要燈枯油儘。

尤金來探望,布希仍然以母親需要休息,措辭狠戾地訓斥了求情的芬妮,叫她打發走尤金。

然後,他就這樣站站視窗,死死盯著尤金的汽車離去

“她需要見你。”直到護士突然從他背後出現,那樣說。

畫麵中,布希驚恐地長大了嘴,又猛然閉上。

和雷電華版的不同,這夜,伊莎貝爾也死了

臨走前,還問兒子尤金是否過來探望。

布希在老少校的病床前,和傑克、芬妮爭吵!這場戲是個巨大的情感爆發點,他不認為母親應該就那麼病死!他無法接受這一切!甚至認為傑克找的醫生冇有照看好她!

布希的種種因性格而形成的悲劇,讓在場的一些威爾斯的老熟人們不由感歎,所謂3歲看終身,這即視感極強的性格,不就是布希嗎?

布希奧遜威爾斯。

1885年,布希米那弗出生。

1915年,布希威爾斯出生。

命運就是那麼奇妙,這部小說對他來說猶如一則被破解規避的預言,哪怕“布希”走向了另一個拐點,但有些東西也不會改變,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驕縱戀母、自傲狂妄、任性偏激,在擁有時任性揮霍毫不珍惜,在失去時嘶聲揭底不放執念

有時候“詛咒”更多是來自於性格,所以哪怕塔金頓給他預言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但還是有一半應驗了,哪怕並存在一個露西這樣的姑娘,並不存在尤金摩根。

芬妮抱著他傷心欲絕地哭泣起來:“她愛你!她愛你!她愛你!噢!她是多麼愛你!”

她死前仍然原諒他不成全自己的情感

很快,米納弗家的墓地上又多了塊新墓碑。

黑暗的銀幕上似有火花,是壁爐裡的火光映在了安倍遜少校那張蒼老憔悴的臉上。

威爾斯的聲音再次響起,想觀眾說起了安倍遜少校的一生

那位老人,並冇多餘的表情,他隻是在畫外音下,靜靜地讓觀眾看著他,和他一切回顧過去

戰鬥也好,從商也好,和自己經曆的各種悲歡離合比,最後都是徒勞無所謂的

他已經做了死亡的準備,至於安倍遜家族的未來,已經冇什麼能被他掌控的了

突兀中,傑克的聲音從畫麵之外傳來:“是這樣的,芬妮,關於房契的問題,說起來也滑稽,爸爸他



傑克的車頭燈生意出現了問題,工廠出問題,錢被騙走,需要用他們最後的底牌

房契來做救命稻草。

然而,安倍遜少校已經老糊塗了,隻記得房主的名字寫的是伊莎貝爾,但卻忘了自己什麼時候給了她房契。

整個產業亂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連布希也根本冇有看到那份房契。

房契不見了。

後代們在外麵亂成一團,安倍遜少校一人對著壁爐自言自語。

他的臉上火光抖動:“房契

它一定在太陽裡!這裡原先一無所有,大地是有太陽生成呃,隻有大地孕育出了一切

所以大地也將返回到它所從出的太陽

時間毫無意義

根本冇意義

我們都將回到太陽裡去



觀眾們不由捂住嘴,他不是真的忘了房契

隻是,他燒了它

安倍遜少校並冇犯糊塗,這個家族已經破產在即

任何徒勞都無用了,他隻是,不想眼睜睜看著讓銀行從他們手上收走他最後的一份資產而已,這是他僅剩的一點功績了

然而,消失的房契並不能阻止這個家族的破敗,也不能阻止安倍遜大廈被收走的命運,隻是形式上對他冇那麼殘忍,房契可以補辦,隻要不是從他手裡親手交出了房契

很快,少校的墓碑也出現在了安倍遜家的墓地裡。

五分鐘的放映時間,這個家族接連死了兩個人。

至此之後,那幢宏偉的安倍遜大廈中,剩下的人幾乎已經無法維持生計。

芬妮在廚房做著沉重的家務,她也虛弱無比,布希和她爭吵,因為他每週在法律事務所幫忙隻能掙8塊錢,如果芬妮不能掏錢分擔家中開支,那麼她必須和他分開生活,他是養不起她的。

然而,可憐的老芬妮其實也把自己所有的財產投入到了傑克失敗的車燈生意裡血本無歸了,她的所有財產隻有28塊錢

曾經,安倍遜大廈的木工活就花了6萬美元,那還是冇算上三四十年通貨膨脹的6萬。

鍋爐房裡的一幕讓即心酸又難堪,工人們把管子給掐了,因為他們甚至支付不起暖氣的開銷

而事實上,他們連住再安倍遜大廈的資格也冇有了。

他們努力尋找容身之所,芬妮知道有個提供免費膳食的省錢地方,但房租和生活費卻對他們也有困難,每個月兩個人的最低生存成本要100塊,但就算如此,布希自己的積蓄也隻有100塊,就夠能維持一個月出頭的最低限度生活,之後麼

布希的月收入隻有32塊。

但他不能拋棄芬妮,芬妮已經冇有錢了,可她是自己的姑姑

他第一次扛起了家人的責任。

布希已經走投無路,隻能求助於外公的老友,他不在顧及未來律師這個光鮮前途美好的職業了:“任何危險的工作都可以!隻要是來錢快的差事!在甘,油炸,藥廠做工也行!我什麼都做!越快上工越好!”

火車站裡,傑克隻有一個旅行袋傍身了,他看起來更像個狼狽猥瑣的糟老頭,慌張鬼祟,朝自己的侄子哀求:“

就一百塊,布希,我知道你手頭很緊,可我在華盛頓把事情辦妥以前,總是會有點開銷的啊



布希把自己最後的一百塊給了傑克,傑克大笑了起來,真正的歡笑,虛幻的笑容:“我們會活下去的,布希

尤其是你,至於我,隻要活著就行了。一個前議員總能找到個工作的,我要能在棕櫚樹下有罐冰淇淋,有個當地人伺候,我就舒服了



這哪是華盛頓啊,更像是個想象中的熱帶度假勝地

他哪是要去華盛頓辦事啊,他是問侄子討了最後的跑路之資,從此流浪淪落

最終還是會客死他鄉的街頭,那時連埋葬他的人也不會有了。

像交代遺言,傑克對侄子說了很多很多:“

最後說一句,在這座城市裡,或許還有人對你抱有情感的。我是說,喜歡你,儘管你應該被絞死。你不妨試試

噢,我得快跑了

”他抓起旅行袋,有些瘋癲地跳起來,神經兮兮地跑向遠處,消失在人群中:“他們一付我錢,我就儘快還你



冇有以後了,傑克不會再出現了。觀眾們明白:安倍遜家族的宴席散了

徹底散了。

芬妮說的提供膳食的廉價出租房位於一個很不好的位置,它的招牌上寫著“單身漢公寓”,鄰裡一邊是掛牌理髮店的妓院,一邊是棺材鋪兼殯儀館。

如芬妮所說,真是個“好”去處。

鏡頭隨著布希朝曾經的安倍遜大街推去,威爾斯的聲音再次響起,人們甚至能聽出他的聲音在輕微發顫:

布希安倍遜米納弗慢慢走向老家,他彷彿穿過了一座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

城市擴大著、變化著

他曾經在這個小巷裡同時迎戰兩個男孩,用鞭子抽打他們

他曾經騎著小白馬跨過如今唯餘的破鐵柵欄,他曾經

這是他最後一次“徒步回家”了

此時,觀眾們並冇意識到,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看到布希安倍遜米納弗。

冇有什麼“安倍遜大街”了,這條街道,如今已經改名為“第十街”

對威爾斯有研究的學者們驚異於這個長鏡頭,他們曾在一些文字資料裡得知,當年電影的攝影師非常為之自豪,出於一種導演自己心理的特殊原因,威爾斯並不喜歡,當年在他自己的剪輯版本裡並冇有用進去,可時間讓很多東西也變了,威爾斯他

爆發戶們開著車路過這裡,好奇尋找當年過去有錢人現在的蹤影,他們駛過布希的身旁,不由鄙夷道:“這人是誰啊,我不認識,可從他的神氣我知道他以為自己是什麼人!以為自己是大公爵呢!”

鎮裡的人不在樸素,一切都變了。

這夜是他與芬妮在安倍遜大廈住的最後一晚,還會維持著伊莎貝爾生前原樣的臥室裡,布希跪在母親的床頭,痛苦地抓著被子:

“媽媽!

寬恕我!

上帝啊!

寬恕我!”

威爾斯的聲音出現道:“

事情終於發生了,多年前成立許多人早就急切盼望的事情

布希安倍遜米納弗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三倍不止

但他們冇有看到這一幕,因為那些活著的人們已經完全忘記了這個人的存在



“我記得,雷電華這段裡的敘事人好像不是威爾斯自己了吧?”有個資深影迷不太確定地問。

同伴搖頭:“我也不是很清楚,但這裡麵,的確是他。”

人們心情沉重,很多瞭解深入的人都有些害怕地想

他們不知威爾斯是以怎樣的心情說著這段話的。

不可否定,就像伯格曼等人批評的那樣,很多人也覺得說奧遜威爾斯的表演有時裝腔作勢、做作冇有真情實感

不知這部電影裡,當時驕傲的威爾斯是否其實是聽進這些批評,不像19歲那年他將《安倍遜大族》搬上戲劇舞台時做的,26、7歲的他將《安倍遜》拍成電影,居然冇有選擇出演主角。

或許有人同意伯格曼的說法,他的演技在一些人看來不是優秀的

但值得反駁的是,作為布希o威爾斯時,此條並不成立

冇人會不擅長扮演自己。

真實原因亦或是,年輕時代,人會對另一種人生可能會產生畏懼,以及,嚴肅地說,他內心深處也並不渴望表演。

其實,伯格曼對他也有誤解,威爾斯曾經親口承認過,作為演員,他並不是那熱衷表演的

他並不是自戀到非要表現自己的那種人,隻是,生存所迫。在他少年時代流浪到身無分文時,表演為他討來了飯食,於是一切就順水推舟了

大家都不希望給他提供導演工作,他的名演員身份更符合利益,他靠演戲賺到的錢,來製作自己導的電影。



但在老年時期,在半自傳性質的《風的另一側》上,他完成這種痛苦的自我揭示,做到心靈上的徹底成熟。某種程度上,《風的另一側》纔是他真正的人生答卷。但對過去,布希依然永遠無法徹底解開枷鎖。”某個影評人在筆記本上,著重記錄了一下。

銀幕裡的安倍遜大廈依然雄偉,但老宅已經破敗,窗戶的玻璃碎裂,大門被撬,柱子上和陽台的式護欄上被塗鴉滿了下流的字句。

次年,摩根大廈

露西和尤金在閒適地在庭院中散步,此時露西仍然冇有出嫁,她已經不想再次戀愛,滿足於與父親一起安寧的生活。

尤金說起了一個印第安的部落故事:“

他們恨那個頭領,但又找不出另一個人武士當頭領,最後他們實在無能為力了。”

露西神色輕鬆:“我忘了。”忘了那個部落叫做安倍遜。

“我看你是忘了。也許你對那個頭領的名字還記得更真吧?”

“不。”露西搖頭。

尤金感歎道:”我希望你忘掉。”

他們還會重逢嗎?

看過老版的觀眾已經不敢看下去,原來他們一直挺不滿雷電華改掉了結局,但現在,他們寧可結局是那個樣子,哪怕會電影破壞。

1912年的一天,街道交通繁忙,汽車擁擠不堪。

一輛救護車在街角挺住,一個年輕毛糙的司機撞死了一個行人。

黃昏的時候,本地晚報上便在角落登出了關於這起車禍的新聞《汽車釀成慘劇》

“街頭車禍:雅克爾化學公司職工喬安米納弗昨日在塔納西街與梅恩街藉口被汽車撞倒,壓斷雙腿



噢,汽車這種快速發展起來的新事物,帶來的原來也不光全是便利,有時車禍也是危險的

普通市民看過後,最多不過是如此不鹹不淡地閃過一絲類似這樣的念頭。

汽車公司的老闆

尤金在辦公室看過新聞後,隻是把報紙插進了口袋裡。

喬安米納弗多麼“勞苦大眾化”的簡易名字。

他在汙染的城市,在工業社會圍繞中,他失去了自我。

生活是如此諷刺,曾經布希最看不起“不用馬拉的車”給了他足以致命的傷害,斷送一個蒼老的年輕人僅剩的一點生活本錢。最後一個安倍遜也終於徹底毀了。

一切都是宿命。

1912年,布希米那弗27歲,安倍遜大族已經落寂支離破碎,被壓斷了雙腿,悲劇收場,他從雲端跌入穀底,前路無望。

1942年,布希威爾斯27歲,他導演的《安倍遜大族》上映,被折斷了翅膀,失敗收場,他從雲端跌入穀底,前路無望。

而曾經,21歲的威爾斯剛創辦水星劇團時,人們說這個天才:

“天空纔是威爾斯的家園,也隻有天空纔是他雄心的極限!”

尤金的確冇什麼激烈的情緒,隻是聽說了這個事實。

下個鏡頭中,尤金從醫院出來上了汽車,始終沉默寡言,看上去好像略有哀傷

鏡頭一閃而過。

摩根大廈的書房裡,尤金摩根為他逝去的情人寫信,因為疊畫效果效果,觀眾們眼睛中的畫麵此時已經不太真切地模糊起來,模糊中看到的尤金好像也不是那箇中年的尤金

那是約瑟夫科頓蒼老的聲音,這一切彷彿將尤金摩根對伊莎貝爾的愛戀延續到了永遠:

最親愛的伊莎貝爾

你的孩子今天被一輛汽車撞到了

我本不想去的,但原來摒棄前怨是那麼易如反掌

我才發現,他長得真像你,最親愛的

無論哪個布希,都長得像極了母親。

尤金去拜訪了芬妮的廉價公寓。

芬妮那時坐來回搖擺吱吱作響的搖椅上,而背後有些底層粗俗的老年女仆女工打著牌,收音機裡低俗的滑稽廣播劇。尤金如今富有成功,而芬妮生活在貧困中。

目睹著狹小拮據的居所,尤金卻看上去似乎絲毫冇有意識到芬妮的困境,隻是平淡道:“我去看望去布希了

我覺得,此時伊莎貝爾應該也在哪裡



不是完全為了布希而去探望他,尤金本不想去,隻是畢竟伊莎貝爾她是最心疼布希的

尤金臨時起意,隨口問芬妮是否願意在他家幫傭。然而,即使窮困潦倒,芬妮也拒絕了他的建議,她自尊和對侄子的愛護使她做出祈求尤金的事

何況,之前這些困難的歲月裡,他又在哪兒了呢?他們本就冇有什麼乾係,不是嗎。

芬妮看著他,她就已經放棄了尤金對她會有任何浪漫的興趣的幻想,不在有任何關於自身情感的奢望,他們之間已經冇有留下任何東西了,一切都結束了,她的感情和她的世界,他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結束,以及一個時代的結束。

所有人都已經取得平和,真正的平和。

“goodbye”他說,然後離去。

他冇說for

good(永遠),因為這裡冇有good(好)可言,但那的確就是個goodbye(永彆)。

瀰漫汙濁空氣的新興城市中,隻剩尤金孤零零的身影,猶如在這片混沌愚昧的現世中,他的崛起也隻是他一個人拚搏

銀幕漸漸暗下。

冇有掌聲,全場死寂。

這是布希奧遜威爾斯當年對小說原著結局的改編。

但冇有人比他更有資格那麼做,連布斯塔金頓也冇有。

布希改變了塔金頓給他預言的命運,當年他就那麼自信地以為,所以他拍出了《安倍遜》,如今《安倍遜》重現、安在,他可以對那則預言蓋棺定論了

儘管他也和畫中人一樣,自我毀滅、一生寂落,但他的人生中還有著美好無比的東西,那就是電影。

“呼



威爾斯長舒了口氣。

他扭身側頭,悄聲對身邊的人們道:“你們看到的結局是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整部電影的核心就在這場戲中,曾經冇有了,現在,它回來了



“不,那真是讓我不舒服透了,先生”他身後的那個來自美國布希很不難受地搖頭,轉繼問向露西:“雷電華的老版是怎麼樣的。”

銀幕再次亮起,安倍遜大族的主創介紹和工作者名錄很奇葩,不同於常見通用的黑底白字溜字幕表,主創名單是由奧遜威爾斯親自唸白,並配有畫麵的,攝影師對照的就是台當時現場用的攝影機,場景設計師就是對照的安倍遜大廈建築圖紙

卡司演員名單對照的是他們的角色

總算拍到活人了。

“well,完全不一樣。”露西渾然冇有去留意,隻是眼睛對著布希,攤手:

“冇有公寓這段,尤金就是和芬妮一起去了醫院,芬妮的狀態看上去很不錯,端莊優雅,他們的對話有點曖昧浪漫的**意味?嗯,我不知道,他們說每個人都很好,那版裡伊莎貝爾好像也冇說她明確死了,結局時,她的確真的也在醫院,活著。尤金說起露西和布希準備要結婚了,所以我看他可能和芬妮之間也要發生什麼了,就是

成全了他們,每個人都有了新開始。”

“那結局雖然圓滿,但為什麼

我會覺得有些噁心。”布希臉色更古怪了,彷彿吃壞了東西。

遲了很多拍的布希突然反應過來,一種懷疑在他胸間蔓延:“等等,尤金去醫院出來,那個表情

結局裡冇說布希死了,但也冇說布希還活著,難道布希其實已經

死了?!”

電影中威爾斯的聲音還在念名單,廣場上突然響起了一些喧嘩,彷彿看到了什麼很震驚的東西。

“特彆鳴謝克拉克蘭恩、馬丁斯科塞斯等人給予本片修複工作的無私幫助。”

那個片頭的陌生廠標探照燈影業又出現了,就聽威爾斯的聲音說到:

“製片人,克拉克蘭恩。”

“蘭恩?那個克拉克蘭恩?”“怎麼搞的?製片人?他?”“同名吧?”

不給短路的觀眾反應時間,旁白者繼續唸到,畫麵切成一支話筒的特寫:

“我寫了劇本,導演了它,並剪輯了它。

我叫布希奧遜威爾斯。

這是水星製片和探照燈影業的電影。”

一長串的當年幕後工作人員大名單纔開始溜屏

與此同時地,全場起立,動雷鳴般地掌聲便響徹廣場

奇怪的是,當一位藝術家創作出跳脫時代束縛的作品時,往往並非所有人在當時都能理解。

帶也正是因此,之後的人纔會視它為珍寶

有組織方的人出麵提醒道:“請大家靜一靜!在討論會開始之前,還有一段15分鐘幕後花絮



銀幕上再次亮起,原來多出的時長裡,有一部分是幕後紀錄短片,不過大家並不排斥,相反,對《安倍遜大族》這種重新剪輯的老片來說,這部分也是大家最好奇的內容之一

他們看到過去的點點滴滴,也知道了這些年,關於《安倍遜》及威爾斯個人的後續波折,及相關人士的回顧及看法

一切都如實地記錄下來:



他那麼喜歡《安倍遜》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冇有參演,他經常被當做一塊招牌,自己電影裡的招牌。因為他是個名演員。

是的,他不參演

對布希存在著一種曖昧的同情,你問他為什麼選擇把這種特殊待遇給《安倍遜》?我以為我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如果看了他及他的電影的話,就明白了。”

波格丹諾維奇

“我對此感到很抱歉,因為我參與了所有的刪減工程。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無能為力。他當時可是在南美。”

當年的剪輯師、受命雷電華的部分重拍內容導演

羅伯特懷斯

“能夠看到《安倍遜》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那並不是一出悲劇,它的存在,就是個happy

endg。”

約瑟夫科頓

“很多過去的出色電影已經再也見不到了,我希望我們能對老電影做些什麼,存在這個想法很對,我們重拾了《安倍遜》這樣的瑰寶。雖然奇蹟可遇不可求,但時間卻不等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挽救、挖掘它們。”

馬丁斯科塞斯

“現在,威爾斯是獨立電影人的精神領袖,這些年他過得不太如意,可見獨立電影有多不好做。但獨立電影存在著更多可能性和驚喜,我們對他抱有期待的應該是下一部電影,而不是40年前的影像。是時候從中解脫了,所以我們推了他一把。”

克拉克蘭恩

銀幕上放那麼大,真好看啊!那張漂亮到冇誰了的臉

還就是他!知道有克拉克蘭恩這個人的,大腦都罷工了!

下麵的波格丹諾維奇有了個詭異的發現,關於早期的布希

威爾斯和克拉克蘭恩的人生經曆都分彆有近半與戲中人重合。

戀母叛逆

重合(克拉克表示死不承認);

驕縱跋扈

重合;

男扮女裝

重合(威爾斯小時候就擅長男扮女裝登台演戲,克拉克就不說了,都是淚);

暴力傾向

隻有克拉克蘭恩重合。

破家破產

重合。

但看看,威爾斯被人崇敬成什麼樣子,再看看,蘭恩那囂張的嘴臉

波格丹諾維奇隻覺得心累:電影啊,終歸是電影。

布希露西兄妹回過味來了,露西大感好奇:“威爾斯先生,布希其實就是原著作家照著您寫的嗎?”

當年,布斯塔金頓照著他父親的一部分特質,塑造了尤金摩根這個角色,同時,也冇放過老威爾斯3歲的兒子。小說主人公

那個叫做布希米那弗的富家子弟,正如威爾斯一直耿耿於心的極度懷疑一般,布希米那弗有個原型,那麼也隻能是他了。

威爾斯來不及給他們回話了,他立刻被波格丹諾維奇拉起,往台上扶。

這個水城之夜,這個夢幻的電影之夜,人們恭迎昔日的開拓者歸來,他是這也唯一的主角,不再貧窮潦倒,這些掌聲,這些憧憬,這些愛戴,這些普遍性的認可

如今在這個世界上,他不再是是冇有寸厘領土的國王

威爾斯點頭向各方方向的觀眾們致意,接著壓了壓手

此時他的眼睛還在暫時性被閃光燈刺射的失明中,深吸一口氣,直到視覺恢複,他才緩緩道:“你們知道嗎?我一直很喜歡好萊塢。”

台下頓時安靜了下。

他俯視著整個廣場:“但是它冇有給予回報。”

“當我拍電影的第一天,第一次看到雷電華攝影棚,我認為這是人們能給予一個男孩的最好的機械玩具。從某種奇怪的角度看,年輕時候的我被慣壞了。那時我從不去想前麵有冇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我。

我後悔自己在很多領域成功的過早,但《公民凱恩》的成功我並不後悔。因為那樣的機會我不可能再有了,《安倍遜大族》讓我看清了這點。但之後,我想通了,既然你隻能得到那麼多的好運,就冇必要計較它什麼時候會發生,而我是何其幸運

生命任何階段遇到這樣的機會我都會很開心的。。”

“是的,生命中的任何階段,包括當下。它居然出現了



他深深看著地下坐著的那些電影人,那些後輩們:“如今,我有幸重新剪輯了《安倍遜大族》

曾經有那麼一瞬間,我懷疑它是否值得去讓我完成剪輯,因為

可能有些問題,我害怕完成一部電影,它會不會不夠完美?可這種猶豫冇有持續太久,這些年來我一直有個美好的夢想,我希望我做的一些事能夠,至少能夠引起藝術形式的關注,或是能因我的探索,從而做得更好

讓電影這種媒介,能帶來消遣以外的東西

我希望對這個世界更有貢獻



“曾經,我有很多很多的遺憾和不如意,我對希望有一種悲傷的感情傾向,但我相信勇氣,也崇拜勇氣。所以我從來冇有終止對電影事業的追求,我知道很多人視我為混蛋,尤其是製片人,因為那些有錢人總是避開我。

我也明白堅守在電影領域實際上是我犯的一個錯誤,一個我從不後悔的錯誤,因為這就像是“我本不應該和那個女人結婚,但卻因為愛她而娶了她”那樣,冇有和電影結合,我說不定會過得更好,但



他看著那雙雙注視著他的各異眼睛:“人總是從比自己強大的事物中獲得了信仰



他的眼睛也驟然點亮了奪目的光彩,大聲高呼:

“我們站在河流儘頭的兩岸,

一起痛飲!

敬所有煩惱我們的事,

敬我們為之瘋狂、為之熱愛的事業!”

“敬電影!”

一呼萬應:“敬電影!”

“敬偉大的電影!”

群起呐喊:“敬偉大的電影!”

“敬

每一種可能!”

聲音,聲音,聲音

他閉上了眼,什麼也聽不到了,享受著與永恒共擁世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