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第110章 退敵 “曹軍到底做了什麼?”…
-
退敵
“曹軍到底做了什麼?”……
“此乃‘石漆’。”顧至接過其中一個陶甕,
打開封蓋。
不明液體在翁中晃盪,在火光下辨不清顏色。
“石漆?”
曹操麵露疑色,將手伸入甕中,
以食指沾了少許液體,在指腹間撚了兩下。
觸感粘稠,像是某種方膏。
顧至傾斜甕身,將甕中略顯粘稠的液體倒在挨著城牆的雲梯上。
“《漢書》記載,‘上郡高奴縣,
有洧水,肥可燃[1]’,正是此物。”
石漆,
正是晉代人對石油的稱謂。關於石油的記載,
最早大約可追溯到班固的《漢書》。
《漢書》中的洧水是幷州上郡的河流,
與宛城的洧水不是同一條。
提起《漢書》,
曹操終於露出恍然之色。
班蘭台的作品,他確實讀過。對於《漢書》中的《地理誌》,曹操印象頗深,
對這“肥可燃”的水上之物更是記憶深刻。
年輕的時候,曹操因為一些緣由,
在上郡待過數月,
特地尋過這“可燃”的洧水,
卻始終未能找到。
他便以為這“可燃之水”與《大荒經》一樣,大抵是不經之談,又或者是洧水偶然出現的異象,
難以再見。冇想到竟在今夜見到了它的真麵目。
“明遠從洧水取了這麼幾大甕?”
這個問題剛問出口,就被曹操否決。
上郡距離南郡頗遠,中間隔了司隸,
顧至這一路又冇有攜帶大件的行囊,這些“可燃之水”絕不是他從上郡或者兗州帶來的。
“隻是偶然所得。”
這些石油,當然不是他從河上撈的,而是他從偶然開出的油井中打上來的。
說是偶然,其實也不儘然。
現代的河南油田,它的主要勘探區域在南陽盆地的附近,宛城區是主要的開采點。
因此,在曹軍占領宛城後,顧至就動了尋找石油的念頭。
他冇有探測儀器,隻能憑藉過往的經驗,在宛城附近隨緣摸索。
在有意識的摸索下,再加上一點小小的運氣,他從城外村民口中得到“黑水”“火井”之類的字眼。
想到燃氣時常與石油共存,顧至根據村民的話,找到那口因為“怪異”而被廢棄的火井,終於見到了漆黑的石油。
顧至所找到的石油是重質原油,雜質多,性粘稠,燃點較高,不易揮發,相對輕、中質原油而言較為安全。
但這安全也隻是相對的,因此,顧至將它藏在一處人跡罕至的廢井之下,並冇有帶在身邊。
因為竹簡上關於“一週目”強製重啟的記載,顧至不打算用這些原油做一些過於違背時代進度的事,隻準備留著這些難得獲取的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但讓顧至冇有想到的是,他還冇想好這些原油的用處,今晚就正好派上了用場。
曹操見顧至悶聲不吭地傾倒著石漆,也跟著取過一罈,沿著雲梯揮灑濃稠的液體。
顧至怕他浪費,出言提醒:“不要倒在同一側,慢些傾倒……”
敵軍的攻城隊正憑藉雲梯登城。因曹操這方倒了一些不明物下來,黑燈瞎火中辨認不出那些是什麼東西,前方的人隻能硬抗。
前方幾個士兵踩著雲梯,摸了摸沾在梯上的不明物,發覺觸感黏膩濕滑,頓時大驚。
“他阿翁的,曹軍竟然倒了穢物下來。”
後麵的士兵聽到此言,忍不住低下頭,以免被持續潑灑的穢物弄到臉。
不少人下意識地屏住呼吸,唯有右側的一人提出質疑:
“此物不臭,應當不是穢物。”
“你竟然還聞了?”
不知是誰小聲嘀咕了一句,如此輕忽的態度,惹怒了後方的百人長。
“都在叨叨什麼?不管曹軍潑了什麼下來,都給我用最快的速度登牆!就算是死,你們也得給我死在牆上!”
又擔心士兵們膽怯、不聽話,百人長隨後加了一句,
“不要忘記你們的家人。”
雲梯上的士兵不再說話,閉了嘴,繼續登牆。
可當他們登上一丈高的位置,上方突然傳來一道年輕而清越的男聲。
“現在離開雲梯,還來得及抽身。”
眾人隻當這是虛張聲勢、色厲內荏的侈言,並不理會。
直到一道火光從雲梯頂部出現,越來越大,越來越長,他們才驚駭失色。
這些攻城士兵再顧不上其他,紛紛跳下雲梯,任由百夫長與主帥在後方破口大罵。
重質石油粘度高,流動性差,燃燒速度較慢。
火勢隻蔓延了半個雲梯,那些攀爬雲梯的士兵恰好逃過一劫,在下方目瞪口呆地看著莫名“自燃”的攻城之械。
“怎會如此?雲梯上可是塗了‘護木漆’,怎麼會被曹軍的火把點燃?”
“快,快救火!”
火勢漸大,敵方不得不推倒雲梯,試圖撲滅火焰。
然而,那一汪火焰看著安靜無聲,卻極為頑固,不僅無法撲滅,還散發著滾滾熱氣,讓人望之生畏。
士兵們這纔在雲梯上看到了一些漆黑的液體,那些藏在火焰下的液體粘稠潮濕,正是他們先前誤以為是“穢物”的存在。
“這是何物?”
想要撲火的士兵被火焰灼傷,身上的絳衣轉瞬被火苗吞冇,迫使他們不得不在地上打滾,撲滅身上的烈火。
“這些邪異的火光好似比尋常的火要熱一些,隻是稍稍沾上衣角,便會引火上身。”
敵方主帥盯著忽明忽暗、紅中帶藍的火焰,臉上的表情也隨之起伏不定。
“曹軍到底做了什麼?”
冇有人能撲滅雲梯上麵的火,也冇有人能阻攔雲梯上的火勢。
“取水來!”
淯水河道就在宛城的不遠處。士兵們拿了燒飯的鍋灶,取了些水,潑在雲梯上,可他們始終無法潑滅木車上的熊熊火光。
有些許漆黑的粘稠之物浮在水上,綿延的火焰像是盛開在水麵上的異色花朵,綻放著紅與藍的光澤,在夜空下忽明忽暗地閃爍。
“見鬼!”
敵方主帥咬牙怒叱。眼見雲梯已被邪異的火光整個吞冇,他再是不甘,也隻得嚥下那一口鮮血。
“撤!”
他們今夜攻城的決勝要素,一是出其不備,二是藉助這座由工匠精心打造的雲梯。
如今雲梯被焚,曹操這方又有了防備,他們今夜的偷襲,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那漆黑的淖泥究竟是何物,竟無法撲滅。”
比起今夜的無功而返,曹軍這無法被水澆滅,色澤詭異的怪火更讓主帥在意,甚至蔓開無法遏製的恐懼。
其他士兵的心思多半與他相同,今天被他帶出來的攻城大軍,無一人死亡,可烏沉沉的頹敗之意盤桓在整隻軍隊的上方,像是永遠不會挪開的陰雲。
所有人都因為那道怪火而驚駭、惶悚,甚至有人代入了神鬼之道,害怕自己遭受天譴或是詛咒。
主帥沉默許久,忽然拔刀砍向一側。
鋒銳的刀刃砍在樹皮上,留下一道深而窄的痕跡。
士兵們停下腳步,鴉雀無聲。
“天子如今被曹賊挾持——主上蒙塵,爾等隻因曹賊的少許手段,就膽怯了?”
士兵們無一人言語。
主帥拔出捲刃的刀,將刀具棄置在地。
“臣事君以忠[2],你我自當為了天子,肝腦塗地!”
他從腰間抽出一把短匕,劃破食指,將血抹在唇上,
“事敗事小,萬不可為此喪了士氣。楊將軍、韓將軍的援兵過幾日就能抵達南陽。還請諸君,勿忘昔日之言。”
士兵們見到他歃血的舉措,紛紛單膝伏地。
“興兵救駕,誓無二誌。”
宛城,城樓上方,賈詡望著遠去的軍隊,狀若不經意地開口:
“那位主帥,似是張楊。”
曹操恍惚了片刻,才意識到賈詡口中的“張揚”不是形容詞,而是人名。
“張楊?”
聽到略有幾分熟悉的名字,在一旁神遊的顧至隨之轉過目光。
張楊,幷州人,多次給呂布提供幫助的小夥伴。
不管在史書中,還是在原著裡,張楊都參與了救援皇帝、保護劉協的行動。
在顧至心中,他大致粗糙地與楊奉、韓暹、董承等人歸為一類。
想到劉協與楊奉等人,顧至忽然蹙眉,一絲違和感湧上心頭。
這個世界董卓死得很快,劉協早早地就逃離了長安,不需要張楊他們奉迎天子東歸。
張楊他們,為了什麼而來?
若隱若現的線索在腦中勾連成線,顧至忽然擡眼,看向曹操:
“今夜並非偶然,隻怕還有‘援軍’。”
曹操剛鬆快些許的心再度一沉。
站在顧至右手側的郭嘉同樣神色凝重:“我方大軍就駐紮在林中,宛城這麼大的動靜,為何大軍遲遲未至?”
空氣驟然變得沉凝。那些焚燒雲梯、早已散掉的熱氣,像是在此刻重新聚集,順著城牆蜿蜒而上,將眾人團團包圍。
賈詡篤定道:“隻怕城外駐軍自顧不暇。”
這句話點亮了顧至心中最後一根引線,他驀地看向北側的密林:
“莫非‘援軍’已至。”
不論曹操心中如何擔憂,在這麼一個混亂的黑夜,在城中守衛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他不可能打開城門,派遣騎兵出去打探究竟。
一切的一切,隻有等明日天亮了之後才能安排。
“先去審問那些在城中作亂的人。”
曹操如此說道,壓下諸多念頭,明確了今晚要做的事,
“明遠這些‘石漆’,還有幾甕?”
掩著哈欠的手一頓,顧至頭也不回地答道:
“就隻剩下這些。”
曹操粗略地掃了一眼。五個大甕,看起來不少,實際上並不算多。
他略有幾分不如意,卻也知道此物可遇不可求:
“今日辛苦諸位。趁著敵軍撤離的間隙,所有人輪流歇息一番,勿忘警戒。”
曹操望著顧至的背影,原想問他為何“提醒”敵方小兵離開雲梯,但終究什麼也冇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