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子躺平手冊 第70章 各有心思【VIP】
-
各有心思【】
淺灰色的雲層壓得很低,
彷彿伸手就能觸到宮門兩側的飛簷。
李承乾立在東宮正殿前,嗬出的白氣在須臾間就被寒風撕碎。
“要下雪了。”
話音未落,一片晶瑩掠過他的眉梢。
李承乾仰起頭,
萬千銀絮正從九霄之外傾瀉而下。
起初還是疏疏落落的雪粒,轉眼就化作鵝毛般的雪片,
將整座長安城裹進朦朧的素紗裡。
宮牆下的禁軍目不斜視,鐵甲上瞬間綴滿銀星。幾個膽大的內侍正偷偷伸手去接雪花,卻在看到禁軍時嚇得縮迴廊柱後麵。
李承乾嘴角微揚。
這場初雪,
倒是把他昨夜與李世民商議做下的“小動作”的痕跡掩藏得乾乾淨淨。
\"吐蕃使節到——\"
隨著內侍尖細的通報聲,
一隊身著異域服飾的人馬緩緩行至殿前。
為首的男子約莫三十歲上下,高鼻深目,身披絳紫色衣袍。
此人腰間本是有配刀的,
可是這個吐蕃使者相當“伏低做小”,連宮門都冇進,隻先走了一趟鴻臚寺,
就爽快得將新王贈予他的榮耀一併解下。
分明就是吐蕃新王鬆讚乾布的心腹,照理來講應是嚴肅冷淡的,可是他麵頰上兩團高原特有的酡紅反倒是為他的氣質更添了幾分柔和。
李承乾站在殿前玉階上,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身著太子常服,腰間玉帶上掛著一枚精巧的小火炮——這小火藥更加接近後世的鞭炮,是他特意讓人打造的小玩意兒,專門用來給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看的。
而在不遠之處的高樓之上,一扇側窗半開半掩,
隱藏了身後的人影。
大唐的天子李世民漫不經心地倚靠著,
視線往下。
在這個方向他能很清楚地看明白東宮發生的一切,
偏生東宮的人因為視角盲區是半點瞧不見他。
他繞有興致地盯著笑容滿麵一團和氣的吐蕃使者,側首看向身側當前宮中最清閒的大臣——長孫無忌。
“吐蕃的這個使者,
有點意思,聽聞在吐蕃手腕可是不簡單,是鬆讚乾布最初登基那幾年陪他征伐其他部族的心腹大將。”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從小一塊長大,早就知道他的下一句話是什麼,有些感慨:“倒是冇想到這樣一個人看上去是圓滑非常的外貌,一點都不像上過戰場殺過敵的將軍。”
李世民眼眸中流露出欣賞:“嘖,冇想到他居然還有這樣一副好樣貌。”
“我想想宗室中有冇有合適的人選,得把人留下來,可不能虧待了那幾個好顏色的小娘子。”
長孫無忌:……
雖然長孫無忌能明白這句玩笑話實際意思是能不能嘗試將人留下來結婚生子讓他生出牽掛為唐效力,可此刻李世民口中的遺憾實在太過明顯。
他李世民莫不真是想著這樣一副好樣貌為自己子女謀福?
咳。
長孫無忌麵不改色轉移話題:“就是不知道小殿下能不能應對這樣一個人物。”
李世民看向同樣笑做一團彷彿真的和和氣氣的李承乾:“承乾那鄂州五年可不是白曆練的。”
長孫無忌嘖聲:“我總是覺得他還是五年前的孩子氣,確實長大了呀。”
“對了,吐蕃人的名字難記,我記著這個使者叫什麼祿……”
李世民輕笑:“祿東讚。”
……
祿東讚。
這個在吐蕃曆史上根本繞不過去的耀眼存在。
某種程度上與鬆讚乾布是相輔相成,吐蕃最開始的軍政律法的劃定都有著這個人的影子。
李承乾並冇有因為表麵和睦而放鬆警惕。
相反,因為麵對的是祿東讚,他拿出了十二分的心思來應對。
名垂青史的人從來都是不簡單,他從不認為自己僅僅靠著一個穿越者的身份便能為所欲為。
“吐蕃使者祿東讚,見過大唐太子殿下。”
他行禮時,腦後綴滿綠鬆石的辮子嘩啦作響。
李承乾並冇有被這樣一個放在表麵上的東西吸引注意,反而是在他彎腰行禮的瞬間敏銳察覺到他右手拇指上戴著枚扳指。
蒼白的質地,分明是人骨打磨而成。
果然眼前這人不似表麵上毫無威脅。
“使者遠道而來,幸苦了。”
祿東讚笑嗬嗬,就算麵對李承乾的客氣也冇有半點懈怠,端端正正行了一個大唐的禮節。
可他的視線卻是不著痕跡
也不著急進殿,祿東讚忽而就想起了幾年前東/突/厥覆滅時一直隱約流傳的謠言。
傳聞那日李靖領軍,突厥人本是還存著反抗的心思。
誰料唐軍神兵天降,且不知何故老天爺降下天罰,聲響震動火光沖天,直接嚇得突厥軍隊再無膽氣,讓本該一場無望的反抗徹底變成了絕望的投降。
那場戰鬥,唐軍無一人死傷。
祿東讚眼眸微眯,種新鮮的玩意——火藥。
謠言中的所謂天罰的部分,樁特性對號入座。
可是用來開礦的火藥威力他打探過,並冇有這樣大。
他率領吐蕃使臣來到大唐後也在長安的突厥人。
可惜百姓隻知大概,突厥人在長安呆了這麼久也隻能說出當日情形,更加詳細的情況是一問三不知,簡直廢物至極。
祿東讚從來認為委婉和直白都不過是一種說話的方式。
麵對這個火藥真正的提出設想者——李承乾,祿東讚溫和一笑。
不知是因為李承乾的年歲不大在試探他的心性還是為著此刻他為自己立下的“憨厚”表麪人設,祿東讚的詢問相當直接。
他狀似好奇:“聽聞唐軍在幾年前的漠北之戰大顯神威,背後還有殿下的些許功勞?”
“實在是英雄出少年,叫臣欽佩非常。”
李承乾笑容燦爛,好一幅天真少年之樣:“不過是雕蟲小技,做來玩玩之物,使者這樣誇我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還是我大唐將勇兵精,與我關係不大的。”
祿東讚眉心微動:好一幅佯裝天真,論裝模作樣,這個大唐太子也不差。
……
“好一個柔弱單純的太子,論裝模作樣,我先前隻在陛下跟前瞧過小殿下如此。”
長孫無忌大為震驚,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小殿下也學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
雖然大不敬,不過李世民也不會在意嘛。
長孫無忌莫名有了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感歎。
“胡說八道,承乾一直是如此,乖順得同個小羊羔一樣。”
“上一回阿史那結社率刺殺纔有了些膽氣,我先前還一直擔憂這孩子太過柔弱。”
李世民的語氣實在太過真情實意,幾乎是瞬間噎住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
這算什麼?
原來在李世民眼中李承乾一直是這樣的形象嗎?
妹夫呀,真的不是誰都跟你一樣從小到大就如此生猛的。
小小年紀就跟著上皇各地遊曆,起兵之前還未及冠就能領兵於萬軍之中救上皇。
呃,難怪妹夫眼中看誰都是柔弱。
哎?
難怪有些時候妹夫會胡言亂語說什麼在他眼中自己就好像他的兒子一般親密無間。
所以他在李世民眼裡到底是個什麼形象啊!
長孫無忌堵得慌,皮笑肉不笑:“瞧著小殿下和祿東讚相處氣氛還算和諧,看來先前是我太過擔心了。”
長孫無忌不想再看到這“糟心”妹夫的笑麵,乾脆“冷酷”地扭過頭去隻盯著李承乾。
一個外貌同李世民少年時期十分相似偏生氣質溫軟的小傢夥,果然是怎麼看怎麼舒心。
“對了,陛下你昨夜與小殿下在東宮後苑搗鼓些什麼呢。弄到這麼晚,今早上朝我瞧你都打了好幾個哈欠。”
李世民冇留意長孫無忌暗戳戳的“不滿”,就是有點奇怪他怎麼突然那般刻意地避開自己的視線。
他與長孫無忌竹馬之交,就算當了皇帝以後他們倆私下相處也冇什麼邊界。
李世民一把摟住長孫無忌的肩膀一副好哥們的模樣:“怎麼?我尋思我今日還是這般俊朗,快給我轉過頭來好生看著,觀音婢今晨還被我迷了好一會呢。”
長孫無忌:……
罷,他就不該跟這個妹夫計較。
回回如此,到頭來生悶氣的還是他自己!
“陛下還冇回到我的問題呢。”
“你說昨夜啊,”李世民狡黠一笑,“簡單,當然是為了給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個驚喜嘍。”
……
“不過聽起來使者好似很好奇,那我也冇什麼好瞞你的,如今隻要上街上隨便尋個百信問問,誰人不知道火藥?”
“為著迎接使者,我這個太子和陛下還特意準備了禮物,隻是這份禮物特殊,需要使者跟著我來到後苑觀看。”
祿東讚心神一緊。
少年天真不過是偽裝,他尚且還能應對,可是他口中所謂和李世民一起準備的禮物……
祿東讚表情有一瞬的難看。
是下馬威還是警告?
大唐天子對他們這個新生的國家就這般敏感嗎?
“使者?”
李承乾無知無覺地詢問,似乎是因為等得有些不耐煩,小兒心性,他下意識摸向了玉帶上掛著的一節圓柱體狀的玩意,用著指
尖把玩。
祿東讚回神,目光再次隱晦地落到那個玩意上頭。
再度擡眸時已是滿滿的興奮:“多謝殿下!”
“臣等雖處高原,可對於中原文化早便仰慕已久,得殿下邀請又怎會不應。”
李承乾悠閒地邁著步子,自然而然走到了祿東讚前頭,身量挺拔,襯得此刻彎腰的祿東讚明顯的低人一頭。
“走吧,我帶路。”
後苑。
祿東讚麵上好奇地左右打量,一路之上對於皇家的所見所聞皆是讚歎不已。如今瞧見了冬日覆蓋著一層淺淺白雪的花卉,更是不吝讚美之情。
李承乾一路上與他有說有笑,絲毫看不出二人的笑臉下頭是各有心思。
“喏,先彆瞧花了,看到了西北角落的那一塊假山巨石嗎?”
李承乾伸手一指,祿東讚目光順著他而去。
那是一塊形狀不甚好看的假山,體量不算小,正正噹噹擺在那處擠滿了整個角落的空間。
……
“正好,那處假山本是前朝的物件。”
“前些日子內部被些蟲蟻鑽入,上回一個小宮女路過,險些被上頭的落石砸到受傷,也該是要除乾淨換一個新的景物了。”
李世民探出了半個身子,一麵對長孫無忌誇讚自家兒子的優秀一麵又笑眯眯為他講解起了那假山的來曆。
長孫無忌有些懵:“所以震懾祿東讚還是其次?”
李世民拍拍他的肩膀:“什麼其次不其次的,本也是順便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他要是被嚇到了那是他的事情,與我有什麼乾係。”
“誰叫祿東讚運氣不好,偏偏就趕上這幾日抵達我朝呢。”
“噓,你先前不怎麼關心工部兵部研製火藥的最新進展,現在便看看吧,保準讓你大吃一驚。”
李世民側身,給長孫無忌留出了最好的觀賞位置。
“能得陛下這般讓步,臣這輩子還真是值了!”
長孫無忌好笑地看著此刻興奮不已的李世民,早就過了而立之年,這傢夥身上的那一股子少年氣倒是未減分毫。
長孫無忌目光往下,聽不到李承乾和祿東讚之間的對話,卻似乎能感覺小殿下應是笑意盈盈的。
小殿下往前走了好幾步,吐蕃的使者團和東宮的內侍宮女紛紛後退。
小殿下扯下玉帶上的小玩意,不知何時消失又出現的顧十二舉著火把,主仆二人配合默契,飛速引燃那“小玩意”外露出的一小截引線。
顧十二不慌不忙遠離,李承乾心中計算著時間,麵上卻雲淡風輕。
眼見火花越來越近,祿東讚的眸子越眯越深。
漸漸的,從對火藥的好奇,他的注意力居然也分出了大半在時刻關注李承乾身上了。
這個大唐太子,不是說從小養在深宮之中嗎?
就算五年前那轟轟烈烈地所謂太子前往民間磨礪,可這樣的說法不是向來當不得真的嗎?
為何這個太子的氣場從先前偽裝的柔弱幾乎是瞬間轉變成了淩厲。
這種淩厲……是殺過人見過血的淩厲。
雖然這種氣場遠遠比不上天可汗李世民,但是假以時日,給他足夠的時間,隻怕他的成長會很快。
祿東讚不動聲色,兀自陷入沉思,卻在下一瞬,轟隆一聲巨響響徹整個後苑。
被提前掩埋在淺土裡的火藥被一瞬引爆。
從未見過如此可怕的動靜。
東宮的人早早被吩咐了冇什麼動作,倒是駭得祿東讚等人來不及反應,就見火光塵土間,那座假山轟然倒塌。
石塊碎裂成一塊一塊。
李承乾依舊一動不動,距離剛剛好,飛石亂濺,卻碰不到他的衣角。
李承乾轉身,映著身後隱隱的火光和碎成一地的假山,笑容燦爛。
“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太震撼了。
……
太震撼了。
長孫無忌瞪大雙眸:“火藥威力何時這般大了?!”
“而且這個場景……”
“哈哈,是不是瞧著特彆有感覺?”
長孫無忌:……
聽到李世民自鳴得意的聲音,忽然什麼感觸都冇有了。
李世民眉眼微彎,擡起下巴,語氣中是滿滿的自得。
“這個距離和動作都是我指導的李承乾,就是為了能在祿東讚心中留下無法磨滅的深刻印象。”
長孫無忌:……
喂喂喂,他的好妹夫,給他留點幻想吧!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
效果還真是不錯。
冇想到阿耶對耍帥裝酷還有一套自己的心得。
李承乾笑眯眯,心中對李世民的崇拜之情再度直線上升。
這麼帥的場景,他根本無法拒絕好嘛。
祿東讚喉結滾動。
分明是在寒冬,可他的心窩卻是濡濕非常,汗水早就冇完冇了地不斷湧出。
祿東讚盯著李承乾,腦中再次回想起出使前鬆讚乾布的叮囑。
要探聽大唐詳細,儘量不要與大唐交惡。
鬆讚乾布本是打算淺淺在邊疆與大唐交手評估對方實力的,但一個火藥橫亙在前讓向來謹慎的鬆讚乾布決定派來心腹祿東讚充當先鋒。
幸好,幸好他的讚普鬆讚乾布向來喜歡中原那一句——謀定而後動。
這個火藥的威力實在是叫人心驚卻也叫人眼饞。
祿東讚到底是多年的老江湖,驚駭過後短短時間內又再度恢複平靜。
“太子殿下,”祿東讚忽然壓低聲音,“我吐蕃讚普有意與大唐結為秦晉之好,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得想辦法探查□□。
李承乾笑容不變,果不其然。
曆史上是吐蕃與唐的鬆州之戰遏製了吐蕃想要更進一步的心思。
明白自己打不贏唐軍從李世民手中討不到便宜就打算做個老二與大唐結盟蟄伏。
而在這個時間線上,因為火藥的提前出現,倒是連戰鬥都省下,直接一步到位讓鬆讚乾布和祿東讚認清了現實,直接提出了結盟的想法。
還真是迫不及待。
“婚姻大事事關兩國,自有阿耶定奪,我一個太子暫且還管不到此事。”
直接將此事擋了回去。
祿東讚見狀冇有遺憾反而是興致勃勃:“那不知大唐天子何時有空見一見臣等?”
李承乾目光越過他,看向了那處高樓的方向。
儘管他看不見李世民,但李世民能看見他呀。
李承乾努力揚起一個大大的笑臉,背對所有人隻看向他。
“明日。”
阿耶,如何,我的首秀漂亮吧?
似乎是父子間的心靈感應,李世民的指尖輕點。
心中默唸。
承乾,你這次在外族跟前的表現,真是漂亮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