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0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0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朱允炆越說越亢奮,
麵龐都因血氣上湧而發紅。

是了!

就是燕王的陰謀!

皇祖父怎麼可能罵他:“愚蠢”“無能”?

燕王這種亂臣賊子,又怎麼會被太祖皇帝立為太子?

這必不可能為真!

【嬴政:……】

這是天幕的第六個話題,第一次有人質疑他的榜首之位。

但嬴政不覺憤怒,
也沒有出言反駁。

倒不是因為此前他就知道自己在後世的名聲不好聽。

而是實在沒必要跟這等蠢物計較。

【朱允炆:漢武帝同樣殘暴,他也不可能被天意視為第二!】

秦念默默刪去剛才敲的一堆不帶臟字的嘲諷。

以她的人設以及本身對祖龍的偏愛,本該為祖龍出言反駁朱允炆的質疑。

但當朱允炆質疑的不隻是祖龍時,她反而不好出言了——

這位扮演者的表演實在太有節目效果。

甲方肯定愛看。

她作為打工人,得照顧甲方的喜好。

【劉徹:朱元璋,你就選了這麼個蠢物當皇儲?】

劉徹甚至不想跟朱允炆理論。

對這個真信以德治國的皇帝,劉徹無話可說。

但他這般詢問並非隻是在譏諷朱元璋。

他沒忘記大漢也有一個真信以德治國的蠢物。

信以德治國的蠢貨,居然能蠢成這副模樣?

【朱元璋:他應是學儒學成了這樣。】

【劉徹:……】

劉徹語塞。

學儒學成這樣,言外之意不就是又歸咎於他尊崇儒術?

這朱元璋居然學秦念說話!

………

在看到朱允炆居然在質疑始皇帝的排名時,
朱元璋就知道他完全看走了眼。

誰人不知始皇帝暴君之名?

但此前的五個話題,
無論是哪個皇帝入群,
都沒有人出言質疑天幕的排名。

因為他們都清楚始皇帝的“聲譽”同樣無可否認。

賈誼以《過秦論》論秦之過,然其中所提及的始皇帝之功績,就足以讓嬴政位列榜首。

就連劉盈這般生性仁懦的皇帝,也不會認為這般排榜有誤!

【朱允炆:武曌這等牝雞司晨、禍亂宮闈、殘害子女的婦人,
更不可能為天意所鐘!】

【武曌:……】

武曌搖了搖頭。

倒是沒對朱元璋落井下石。

………

確定沒有皇帝搭理朱允炆,
秦念就知道她也不該搭理他。

但她也不能完全無視,
畢竟這是個扮演群。

秦念想到該怎麼做了。

………

朱允炆看著自己突然開始上漲的民心,心中隱隱不安。

民心為何上漲?

這若真是燕王的妖法,為何民心反倒上漲?

不,這一定是燕王在亂他心緒!

——不識字的百姓很容易受到天幕的影響。

【朱允炆:燕王,朕已經識破了你的陰謀!朕與大明臣民都不會被你矇蔽!】

李景隆更加茫然。

陛下說這天幕是燕王的妖法?

可太祖皇帝不像假的。

從能力上來說,
陛下與燕王相比……

實在不好比。

【朱棣:……】

朱棣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甚至覺得靖難之役取勝,
可以說是勝之不武。

就很不想承認曾有朱允炆這種對手。

【秦念:感謝這位明二世生動形象地表演了“儒家聖皇”的愚蠢——各朝的儒生們,
喜歡這樣的皇帝嗎?】

除卻朱允炆一朝,其餘各朝都見過五個話題的聊天記錄。

天幕初現時,質疑始皇帝排名的儒生其實非常多。

但他們清楚群裡沒有皇帝質疑這個排名,也就意味著這些皇帝都預設始皇帝居首,包括他們的陛下。

而隨著“儒家改史”一事被披露、且一次次被驗證。

對於始皇帝為何居於榜首,大多數儒生已經有了答案。

得不出答案的那部分,也在等待話題輪到始皇帝。

也有一部分固執己見的儒生不願麵對現實,堅信暴君不該位列榜首,哪怕那是天意排榜。

可當“朱允炆”否定始皇帝的排名時,再迂腐的儒生也不願承認這是“儒家聖皇”。

就算他們不肯承認天榜排名,也不會去否定天幕本身。

畢竟天幕怎麼也不可能是區區“燕王”所為。

【朱允炆:你休想再妖言惑眾!】

秦念不由得再度感歎。

她還是不夠敬業,要是讓她扮演小醜,她肯定不會有這麼強的信念感。

——得加錢。

【秦念:朱元璋,朕再問你一遍:你還認為明朝為異族所亡是天命嗎?】

被無視的朱允炆怒不可遏。

但他隻有被羞辱的憤怒,卻完全不知該如何駁斥。

黃子澄與齊泰也想不出對策。

儒學之中,豈有皇帝被人漠視的道理?

陛下又不是傀儡天子!

而此時,曾主張削藩先削燕王的齊泰已經動搖。

並非動搖於堅信陛下纔是正統,而是動搖於天幕——真的是妖僧所為嗎?

若是妖僧所為,又何必容許陛下出言?

有如此天幕,隻要陛下不能言,天下儘歸燕王矣。

………

以天命定大明為正統,令後世子孫以仁政治天下,用祖訓確保治國理唸的延續——

朱元璋曾以為如此可保大明社稷無憂。

事實卻是“明二世”就迎來內戰。

若非朱棣篡位,大明落在朱允炆這樣的“儒家聖皇”手中……

大明的“天命”,隻會失去得更快。

【朱元璋:如此否定天命,又當以何定正統?若無正統,社稷何以安定?】

朱元璋為自己編造過出生異象,且不惜用嚴刑峻法清洗異己,又怎麼會全信天命?

但也不是全然不信。

若非天命在他,他又怎能以布衣之身執掌天下?

不以天命確定正統,又如何使得天下歸心?

無正統,那就是所有人都可以揭竿而起的亂世!

【秦念:商周時期,華夏以血脈為正統。宗法世襲,貴族為尊。】

【朱元璋:你竟以自身血脈為尊?】

朱元璋冷下臉。

他出身布衣,而這秦念是始皇帝後裔。

若是要以血脈為正統,這還不如以德居之的儒家天命!

【李世民:朕以為秦皇並無此意。】

李世民沒忘記秦念此前對陳勝吳廣的讚譽。

更對她視社稷傳承如兒戲印象深刻。

秦念分明極其看重百姓。

這已經是第六個話題,所有人的民心排名皆有波動——

除了秦念。

她位居榜首,巋然不動。

【秦念:此時“百姓”一詞指代的是百官族姓,此時的平民沒有姓氏,被稱為“黎民”。黎民沒有資格獲得姓氏,更沒有資格入仕為官。嚴格以血統定尊卑貴賤,就是周禮的禮。】

朱元璋麵色稍緩。

他看得出秦念這話顯然有譏諷周禮之意,可見確實是他誤解了秦念。

但他隱隱開始感到不安。

總覺得秦念又要說些不該說的話。

………

董仲舒不知自己是第多少次歎息。

他知道,儒學又要遭受重創。

………

各朝百姓望著天幕。

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文盲,對史書完全不瞭解。

時至今日,他們才知道曾經的黔首連姓氏都沒有,也不能稱之為“百姓”。

【秦念:孔子的先祖宋微仲是宋國第二任國君,宋國第一任國君宋微子是宋微仲的哥哥,他們的弟弟是商紂王帝辛。】

【秦念:宋微子之所以能成為宋國君王,是因為他在周武王滅商之後,跪在地上爬著前行乞求周武王,藉此求來了爵位。】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麵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複其位如故。”

這是《史記》的記載。

秦念對宋微子這種人沒有任何好感。

彆說什麼商紂王無道,所以宋微子棄暗投明。

就算紂王無道,宋微子可以設法弄死紂王自己上位,沒這個能力和心氣,隱姓埋名當個平民也行。

再次也得是他被俘後,迫於無奈不得不從。

主動跑去跪求亡其國的周武王乞求榮華富貴,說破天那也是個賤骨頭。

【朱允炆:紂王無道,微子去亂存祀,為仁也。】

秦念翻了個白眼。

雖然知道這位打工人隻是在兢兢業業地扮演“儒家聖皇”,但看著這句話真的令人不爽。

【秦念:是啊,孔子親口給宋微子封的“殷有三仁焉”之一的仁。於是後世儒生就效仿這位“仁君”,國破之際第一個跪迎侵略者,助力侵略者將前朝抹黑為“無道亂國”,以存自家之祭祀。】

【朱允炆:一派胡言!】

【秦念:六十六代家奴,二十四朝貳臣——你知道這是哪個家族嗎?】

現在網上的說法是“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

七十二,指的是孔子的八世孫孔騰算到七十九。

——孔騰被漢高祖劉邦封為奉祀君。

二十五朝應該是虛指,不確定是指哪二十五朝,除了大一統王朝外顯然也包括一些割據政權。

秦念記得自己的人設是“推翻嘉慶”,此時的衍聖公是孔子的七十三世孫孔慶鎔,應該減去六世。

朝代也該減去一朝。

【朱允炆:……】

【秦念:怎麼,很難猜嗎?】

各朝孔家族人皆覺渾身發冷。

他們知道,自此以後,孔家必然聲名掃地。

哪怕他們以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為自己開脫,這十二個字都將如附骨之疽跟隨他們。

因為看到這句話的人太多了!

多到他們無法用改史隱史的方式將這句話磨滅。

而孔家效忠各朝亦是鐵證,他們也無法磨滅這些存在於各朝正史的記載!

【趙匡胤:孔家?】

說是疑問,但趙匡胤已經有了答案。

他曾修葺孔家祠廟,塑繪先聖先賢像,是要以儒禮加強教化。

卻不想這竟是把雙刃劍。

孔家確實能幫他穩固統治,定大宋為正統。

可當異族亡宋之時,孔家也會如同宋微子這個先祖一般轉投異族!

【秦念:華夏也找不出第二個這般世修降表的家族。】

世修降表。

各朝孔家族人儘皆驚恐。

驚恐於他們完全無法反駁這四個字。

【秦念:朱允炆,你說宋微子是去亂存祀。那麼孔家助異族為虐,視華夏子民為賤民,是去亂存祀嗎?】

【朱允炆:……】

朱允炆啞口無言。

不僅是他,各朝儒生再怎麼尊敬孔子,也無法在此刻為孔家開脫。

“倘若孔聖知後世子孫如此行徑,必逐之!”

有儒生試圖將孔子與世修降表的孔家割席。

“可孔家是效仿被孔子稱頌為‘仁’的宋微子之所為。”

百家尚存的大秦,其他學派如此譏諷道。

【秦念:鐵骨錚錚勸人忠,世修降表衍聖公。這是後世送給孔家的對聯,不用謝,你們應得的。】

【劉徹:衍聖公?】

【秦念:某朝給了孔家好大的臉,冊封如此規格的爵位。不管怎麼改朝換代孔家都能世代襲爵,直至朕將這個可笑的爵位廢除。】

衍聖公是宋仁宗所封。

宋仁宗話題沒開放,秦念不能直說。

………

可笑的爵位。

朱明三朝的衍聖公皆麵色漲紅,從未受到如此辱罵的他們,在此刻終於找到了反駁的方式:

“我孔家雖曾仕元,但先祖皆在引導蒙元向善!怎能說我等是助元虐民?”

但他們沒資格在天幕上發言。

【秦念:趙匡胤,這衍聖公的尊稱就是你朝給的,但你朝也是被孔家背刺得最狠的——宋朝尚與異族對峙之時,就有衍聖公迫不及待地給異族定論正統。】

方纔狡辯“引導蒙元向善”的衍聖公像是迎麵被抽了一巴掌。

宋金對峙之時,孔家分為南北兩宗。

元滅金後,北宗歸附蒙元。

而南宗在宋朝滅亡之前,以宋為正統。

但明朝的衍聖公沒資格以南宗之忠為自己辯解。

元滅宋後,沿襲衍聖公之爵的是早就歸附蒙元的北宗。

他們是北宗後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