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16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16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太祖皇帝欽錄》並沒有記載受害者數量,
但能把朱元璋氣得揚言要把魯王夫婦全殺了,又在朱檀死後給惡諡“荒”,被害孩童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然而朱元璋還是溺愛這個畜生,
隻殺了魯王妃。

………

古時資訊不暢通,非兗州百姓,大多不知道這個魯荒王做了什麼事。

在得知他的作為以及皇帝對他的縱容時,朱元璋的民心再度下跌。

凡是家中有幼童的百姓,誰能不物傷其類?

【秦念:朱檀的罪孽,你同樣早就知情,你卻隻是殺魯王妃湯氏來平民憤,又將湯氏的妹妹嫁給朱檀當第二任魯王妃。而朱檀,卻隻不過是被處以髡刑。】

【朱元璋:……是朕之過。】

被秦念指責慣子如殺子。

先是朱檀服丹早逝,
再是被迫親口賜死次子。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是他對子嗣的縱容,
才釀成如今的結果。

【秦念:齊王朱榑,
殺害無辜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知府、王府官、舍人、生員、軍人、校尉以及他們的家屬,共計四百八十二名。】

《明史》《明實錄》都隱去了朱榑濫殺無辜的史實,隻記載“榑數曆塞上,以武略自喜,
然性凶暴,
多行不法”。

這段記載來源於朱元璋所寫的《禦製紀非錄》。

《禦製紀非錄》記錄著從漢到明藩王的罪行,
用意是警示子孫。

序言是:“今周、齊、潭、魯
,將所封軍民一概淩辱,天將取而不與乎?是子等恐異日有累於家邦,為此冊書前去,朝暮熟讀,
以革前非,
早迴天意,
庶幾可免,汝其敬乎。”

——如今周王朱橚、齊王朱榑、潭王朱梓、魯王朱檀淩辱封地的軍民,上天會收回(恩賜)且不再給予嗎?朕擔憂你們這些人以後會連累國家,拿著這本書回去早晚熟讀,改正錯誤,早日順應天意,或許能夠免於災禍,你們要謹慎對待。

四人中唯一改過的是周王朱橚,但並不是因為這本書而改過。

【朱元璋:齊王朱榑……罪行滔天,朕……賜你自儘。】

在賜死嫡子朱樉時,朱元璋就已經做好了死兩個兒子的準備。

哪怕心如刀絞,朱元璋也沒有再為子嗣求情。

他的民心排名已經低得可怕。

朱元璋清楚秦念絕對不會放過朱榑。

就算他為第七子求情,這個兒子也救不回來,隻會是民心繼續下跌。

【秦念:代王朱桂,命令校尉奪馬軍的馬。管馬的老千戶不把馬給校尉,朱桂就派人將他打死,此後還打傷許多人。】

朱桂嚇得兩股戰戰。

秦念已經逼死他兩個兄長!

當初隨意令左右打殺老千戶的他怎麼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會麵臨死亡的恐懼。

【朱元璋:朕不能因一人之死誅殺親子……代王朱桂,廢為庶人,囚於鳳陽高牆,永不得出!】

朱元璋顫抖著說出對第十三子的懲治。

這種嚴懲,放在各朝各代都極為罕見。

朱元璋擔憂的是朱桂在未來的所為還不止於此,一旦秦念說出來,他或許又要殺一子,隻能提前予以重懲。

朱桂癱倒在地,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隻是殺了一個老千戶,就要被廢為庶人,囚於鳳陽永不得出。

此時的周王朱橚渾身顫抖。

他知道自己也在劫難逃。

【秦念:周王朱橚,射殺府中儀衛司校尉,強娶他人的未婚妻。】

代王朱桂也是畜生預備役。

朱棣登基後曾在詔書中提及“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

殺戮百姓,奪取錢財,封國內的百姓非常痛苦,很多人狀告他。

朱桂的王妃是徐達之女,朱棣皇後的妹妹,也不是好東西,“驕妒,嘗漆桂二侍女為癩”。

——用“漆”和“桂”等刺激性東西塗抹在侍女身上,致使她們麵板潰爛。

朱桂老了以後,還經常和兒子朱遜炓、朱遜煜在街市中遊走,袖子裡藏著錘斧傷人。

但現在朱元璋已經將他廢為庶人關進鳳陽高牆,秦念也就不能再追究。

【朱元璋:……同樣廢為庶人,囚於鳳陽高牆不得出。朕會勒令他將強娶的女子歸還其家,並給予此女補償。】

朱元璋再怎麼悲痛,也隻能將第五子朱橚也廢為庶人。

雖說是囚於高牆之內,但好歹能留下性命。

鳳陽高牆所囚皆為宗室,朱橚朱桂二人囚於此處,也能安度餘生。

朱橚茫然。

他早就悔過,卻不想還是會因曾經的過錯付出代價。

【秦念:朱橚可以隻廢為庶人,不必囚於鳳陽。他在未來修訂的救荒濟世之書於華夏有功。至於被強娶的女子,應詢問她的意願決定去留。】

朱橚撰寫的《救荒本草》《普濟方》等書,確實達到了救荒濟世的效果。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采用了很多《普濟方》的條目。

永樂年間,朱棣曾因汴梁有黃河水患,想讓朱橚改封洛陽,“橚言汴堤固,無重勞民力,乃止”。

可見這時的朱橚是真的痛改前非,懂得愛護百姓。

但他的兒子朱有熹居然喜歡吃活人的肝腦,可見朱橚管不好兒子。

那還是彆當藩王了。

直接當庶民,他的兒子就不會有權力做這種惡事。

至於被強娶的女子,秦念覺得應該遵循她的意願。

畢竟朱橚算是個好人,算不上火坑。

【朱元璋:橚兒於華夏有功……】

這一刻,朱元璋竟是落下淚來。

他居然有一子能夠痛改前非,於華夏有功,而不是儘皆為虐民之徒。

朱橚回過神來。

父皇在以他為傲?

被奪去王爵,朱橚當然難過,但能夠不被囚禁,就是好事。

竟是未來的自己有功績,救下了現在的自己。

救荒濟世之書?

【秦念:朱橚曾因擅離封地被你流放過一段時間,也是唯一一個被你流放過的藩王。他被嚴懲後能夠改惡從善,可見你其他兒子會變成死有餘辜的畜生,並不是因為他們天性惡毒,而是你縱容出來的惡果。】

朱橚曾擅自帶著嬪妃不管封國跑去鳳陽居住,被朱元璋謫遷雲南,是諸王中被罰得最重的人。

在明太祖看來,虐殺百姓的過錯遠遠比不上藩王私自離開封地對中央的威脅。

作為唯一被朱元璋流放的藩王,雖然不久後就取消流放,朱橚也被嚇得不敢作孽——朱橚被流放這事有《明史》的“二十二年,橚棄其國來鳳陽。帝怒,將徙之雲南,尋止,使居京師”作為佐證。

【朱元璋:慣子如殺子……是朕之過。】

【秦念:你二十六個兒子遠不止這幾人作惡。但有的已經死了,有的還沒犯事,有的可能已經犯罪但朕暫時沒有考古出來。】

明太祖第八子潭王朱梓,“一千皮鞭打死典簿一員,鐵骨朵打死典仗一員”,“命宮人、老婦將大便丸成彈丸,令其吞服之”,簡直就是個變態,好在兩年前就死了。

第二十五子伊厲王朱木彜才五歲,秦念不知道他乾了什麼。

隻知道《明實錄》記載“王縱欲敗度,平居削發裸袒,男女雜處,無所顧忌,屢敕訓諭不悛”。

但荒淫還算不上“厲”。

《尚書逸周書諡法解》記載:

“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

他能被朱棣給出“厲”這個惡諡,估計也是個畜生預備役。

【秦念:《皇明祖訓》中的“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就是指皇親國戚犯下種種罪行,也依舊能夠享受榮華富貴,於是你朝不僅初代皇子畜生率高,之後的每代宗室也是畜生層出不窮——你朝宗室的畜生數量遠超其他王朝。】

【朱元璋:此為朕之過。自此往後,皇親國戚犯罪,皆依律處置!】

看著隻是略止跌勢,卻沒有回升的民心,朱元璋明白:

明人因他對子嗣的多次縱容,對他已幾無信任。

甚至還因為秦唸的揭露,得知宗室的罪行累累皆是因為他的縱容。

大明的百姓,在恨他。

【朱棣:謹遵父皇詔令!】

朱允炆看到朱棣的民心止跌回升。

可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

他不能謹遵詔令。

皇祖父的第一道詔令,是改立朱棣為太子。

【秦念:親王“雖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則降為庶人,輕則當因來朝麵諭其非。或遣官諭以禍福,使之自新”?】

這同樣是《皇明祖訓》的內容。

秦念說出來,當然是提醒朱元璋改得不夠徹底。

“皆依律處置”,依的什麼律?

是麵向臣民的律法,還是《皇明祖訓》中這樣的包庇條款?

【朱元璋:朕將廢除祖訓治國,後世嗣君,當因時而異治國之道。】

朱元璋定祖訓,是以為後世子孫隻要按照祖訓,就能將國家治理好。

可事實卻是大明亡了。

以極為難堪的倍差亡於異族。

甚至這嫡長子繼承製,於二世之時就釀成內戰。

就連朱元璋自己的治國,也在秦唸的指責下,民心跌得比始皇帝還低。

他還有什麼臉麵,讓後世明帝依照他的祖訓治國?

【朱棣:遵旨!】

於朱棣而言,《皇明祖訓》的鉗製遠大於利益。

如今父皇以他為太子,又親口廢除祖訓治國。

他當然要遵從。

………

秦念尬住。

朱元璋的扮演者怎麼這麼快就放棄祖訓治國?

她昨天定的聊天話題中,《皇明祖訓》可是占了相當長的篇幅。

現在該怎麼說?

【朱元璋:還請秦皇,儘道朕治政之弊。】

縱然大慟於賜死兩個兒子、又廢黜兩個兒子,朱元璋卻隻能向秦念請教。

社稷有危,他必須以謙卑的態度,讓天下萬民知他罪己之誠。

而這句話道出之後,朱元璋的民心排名略有上升。

【秦念:逼你誅殺朱樉朱榑,你肯定在怨恨於朕。】

【朱元璋:……】

民心再度下跌,朱元璋怒火攻心!

可再怒,他也隻能保持沉默。

哪怕秦念分明是在戲弄他!

【秦念:可此時不過隻是死了朱樉朱榑這兩人,你卻不知道將宗室儘數記錄於玉牒、皆由國庫奉養的後果,是百姓深受其苦,對你朝宗室恨之入骨,起義時憤而屠殺朱明宗室。異族入關後更是照著玉牒,將你那數十萬計的後代剿殺得隻剩些遠支旁係改姓埋名後茍延殘喘。】

清軍入關後屠殺明朝宗室,有《清實錄》的記載為證:

“京師紛傳故明諸王私匿印信,謀為不軌。及行查,果獲魯王、荊王、衡王世子金玉銀印,魯王等十一人伏誅。”

當然,清史也隻記載了誅殺十一個“謀逆”的明朝藩王。

“將數十萬計的後代屠得隻剩些遠支旁係改姓埋名後茍延殘喘”這句話屬於秦唸的推測。

就算推測出錯,總共就九個話題,朱棣的孫子朱瞻基進群也沒法證偽她的話。

那就不違規。

關於大明百姓殺了多少朱明宗室,秦念覺得不能詳說。

雖然說出來會很爽,但有可能激發朱明皇室對百姓的忌憚。

沒必要冒這種風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