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1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1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被稱作“名人”,
衛子夫怔然。

她不像呂後、武曌那般治國理政,隻是助據兒發起一場失敗的叛亂。

陛下是千古一帝,故而所書金鈔在後世價值“十億起步”。

可此世不會有巫蠱之亂,
也當不會有為秦念所稱讚的兵變。

衛子夫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認真思索。

她該做什麼、或者說能做什麼?

而其他被點名的人同樣感到受寵若驚,而董仲舒是最驚訝於被點名的人。

他沒想到後世儒家到了那般地步,秦念在判斷誰適合書寫銀鈔時,居然還會點他的名字。

【劉徹:剩下的九百張又如何?】

劉徹已經決定打造所謂的“紀念鈔”。

這種一本萬利之事,他當然要做!

甚至劉徹已經想到,這些紀念鈔不能全部賣出,要留一部分給繼任者。

太子即位之後,紀念鈔的價值就會暴漲。

現在多賣出一張都是虧錢。

【秦念:你鑄造白金三品的工藝不必浪費——九百張白金鈔,
讓其他大臣書寫,
這是揚名天下乃至後世的機會。選人的時候要尤其注意,
彆拉低紀念鈔的格調與價值。】

【劉徹:……】

劉徹一點都不想再看到“白金三品”這四個字。

他隻能強行忽視。

每人寫十張,那就是九十人。

這紀念鈔竟還有收攏人心、獎賞能臣的效用。

但“白金鈔”一詞不好,他寫的是金鈔,這第三等紀念鈔怎能名為“白金”?

白金三品的鑄造以錫鉛為主,
不如就叫錫鈔。

文武百官卻是呼吸急促。

揚名天下乃至後世的機會!

【秦念:因天幕之變,
各朝局勢都會發生改變。說不定白金鈔的價值能反超銀鈔——全憑各人在此世的功績。】

【劉徹:倘若價值最低,
便是最為無能?】

【秦念:沒錯,所以庸碌無能之輩就不要浪費白金鈔的名額。】

【劉徹:如此甚好。】

漢武一朝,無數文臣武將目光灼熱。

紀念鈔的價值,能直觀體現個人的功績。

若是憑個人之功,使得白金鈔的價值反超銀鈔——

必然名垂青史!

【秦念:你可以發行多套紀念鈔,
比如封狼居胥、平定西南、伐取朝鮮等,
以及此世或許能達成的吞並西域,
都值得紀念。】

劉徹大喜。

多套紀念鈔,那就是可以多次書寫金……可以多次得權貴豪富之財!

他也不必再煩心於名臣太多,應如何抉擇。

像是李陵尚未建功,不應書寫紀念鈔。

可不讓李陵書寫,倘若他當真立下頂級武將的功勳,紀念鈔上卻無他之名,那就平白虧損一位名將可以帶來的價值。

現在倒是不必為此煩心。

可以等李陵建功之後,再讓他於其他紀念鈔書其名也不遲。

說不定有朝一日,會因李陵的功勳發行一套紀念鈔。

劉徹已經想好前二套紀念鈔應紀念何事。

李陵清楚得到後世秦皇“頂級武將”的評價,必是因他的先祖是秦將李信。

在原本的曆史上,自己是戰敗被俘,又怎能與衛霍相提並論?

他有自己的傲氣,不願因先祖之故名列紀念鈔之上。

隻是他年齡尚小,還沒有為國征戰。

若是因此與紀念鈔無緣,李陵難免會有些不甘。

如今得知陛下可以發行多套紀念鈔,李陵就再無憂慮。

待他建立功勳,再書己名!

【秦念:事件越值得紀念,該套紀念鈔就越值錢。一年最多發行一套,一套可以同時紀念多個事件。】

秦念在給各朝劇本打造頂奢收藏品。

她提議讓九十人寫九百張白金鈔,而不是九人寫九百張,就是在提升集齊所有人親簽的難度,以擡高白金鈔的價格。

想必各朝的權貴豪富為了集齊周邊,在皇帝還活著的時候就會瘋炒鈔價,從而擡高之後每套紀念鈔的價格。

即便已經集齊這一百人的紀念鈔,還有更高難度的連號鈔。

其中最值錢的連號必然是1、10、20…100…990的這套“首編”,其次是9、19…999這套“尾編”。

甚至還有更高難度的連號:每套紀念鈔都有“首編”“尾編”。

除此以外,由於序號分彆是1-999,那麼每張都是孤品。

這就是個氪金的無底洞,還有著現代資本都會為之瘋狂的“不斷升值的投資屬性”。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為國庫創收,還能一定程度上轉移權貴豪富的焦點:

彆老盯著土地不放,收集這種投資屬性拉滿的帝王周邊多好?

至於假鈔泛濫——

不重要,反正頂奢收藏品不坑窮人。

作為權貴豪富,必然會去想方設法確定紀念鈔的真假,說不定還會推動防偽及鑒定技術的更新疊代。

畢竟她在天幕上說過後世可以鑒彆真偽,若是收藏假鈔,可就沒那麼值錢。

【劉徹:去病封狼居胥,這就是朕的第一套紀念鈔!第二套紀念鈔,會是紀念大將軍的龍城之戰!】

仍在返程途中的衛青、霍去病都遙拜長安。

“臣拜謝陛下!”

這是陛下對他們的厚愛。

………

各朝皇帝此時並沒有注意到:秦念所提及的事件全是武功。

以至於“紀念武功的紀念鈔才值錢”這一點深入人心。

從而影響後世曆朝曆代的對外戰略。

——書寫紀念鈔的是帝王與名臣,而權貴豪富必然會期盼本朝紀念鈔升值。

【秦念:各朝也都可以發行紀念鈔,聲譽榜排名越高,紀念鈔的價值就越高。開國皇帝的首套紀念鈔最好是紀念開國,因為開國這種事各朝隻有一次。】

劉邦覺得自己隻發行一套就好,畢竟他的壽數將至。

總共就隻會書寫九張金鈔,數量最為稀少。

這九張金鈔,劉邦一張都不想賣。

如今大漢並無多少富人,賣給誰都是虧。

他的聲譽排名雖比不得將來的武帝,但在劉徹還活著的時候,這“高祖金鈔”的價值總該比漢武金鈔更高。

如此,便是他為北伐匈奴儘一份心力,讓百姓少承受一份苦楚。

至於銀鈔與白金鈔……

劉邦決定讓皇後書寫十至十九。

“漢史中呂雉位列記載帝王事跡的‘本紀’,她與皇帝唯一的區彆是沒有稱帝——若無呂後治政,你朝或許早就亡了。”

秦念這句話,分明就是意指呂雉若是登基,其聲譽排名必在前列。

再是“漢初三傑”、從王爵降為侯爵的老友、其他開國功勳……

或許恒兒也能書寫銀鈔。

年紀雖小,但書寫九十至九十九也無不可。

恒兒畢竟是聲譽榜相當靠前的皇帝,也能擡高銀鈔的價值。

…………

劉啟笑容滿麵。

試問誰能像他這般,太子才七歲,就能為他聚財。

七歲“漢武帝”的親筆,必是本朝紀念鈔中價格最高的銀鈔!

至於太子的銀鈔價值或許會高於自己的金鈔——

劉徹是他的兒子!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何不可?

劉啟已經不是第一次沾太子的光——

若無主父偃入朝,劉啟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梳理秦念帶來的諸多政策。

………

劉秀決定首套紀念鈔是紀念複漢。

至於當由哪些人書寫銀鈔……

是安排功臣、還是選擇為後世皇帝所提及的官吏?

待自己的話題結束再作決斷。

………

李世民知道自己肯定不能發行開國紀念鈔。

但阿耶可以。

秦念也沒說太上皇不能發行紀念鈔。

阿耶的開國紀念鈔,自己可書十至十九!

至於自己的首套紀念鈔……

便是今年代國公克複定襄、威振北狄!

………

“皇後當與朕一同書寫金鈔。”

李治麵不改色地說道。

這是夫妻情深之故。

絕不是因為皇後聲譽排名更高,他擔心皇後若是書寫銀鈔,銀鈔價值會反超金鈔。

“榮幸之至。”武照笑答。

………

武曌思忖片刻,決定發行開國紀念鈔。

縱然將會還政李唐,但她武曌就是武周的開國皇帝。

未來的唐皇李太平,當以臣子的身份書武周銀鈔。

………

趙匡胤其實更希望是北伐功成後,先紀念統一中原。

畢竟黃袍加身一事著實不太光彩。

若能以自己的名義發行“大一統”紀念鈔,那更是死而無憾。

但考慮到北伐需要大量財富,趙匡胤還是決定先發行開國紀念鈔。

………

朱元璋放棄在今年發行紀念鈔。

民心低到這般地步,又有諸多過錯尚未修正。

何況現在也沒有權貴豪富敢暴露家中財富,以重金購買紀念鈔。

隻能再等等。

………

朱棣覺得應該紀念三次北伐。

是分三年,每年紀念一次北伐,還是在今年紀念三次北伐?

想到還有收複安南、哈密駐軍之功,且自己也有繼續北伐之意,朱棣決定首套紀念鈔就是紀念三次北伐。

至於靖難之役,他覺得這種事件的紀念鈔應該賣不出去。

………

今歲統一六國,恰是大秦第一套紀念鈔應當發行的年份。

麵對朝臣殷切的目光,嬴政頷首。

等秦念談及大秦的武將文臣,就能選定讓哪些朝臣來書寫紀念鈔。

如今嬴政隻能確定:王翦必是書寫銀鈔十至十九之人。

武成侯來鹹陽教導韓信之後,精神越發矍鑠。

【劉徹:桑弘羊問紙鈔可有第四利。】

劉徹很滿意“漢武紀念鈔”的說法,但對紙鈔之事依舊很是不喜。

故而他強調是桑弘羊所問。

【秦念:其四在於國家信譽的具象化。】

【李世民:何意?】

房玄齡聽出陛下此問中的遲疑。

想必是陛下擔憂秦念視他如漢武帝那般。

“經濟學上的嬰兒”,這話雖不似秦念辱罵明朝宗室那般難聽,卻也遠遠算不上好聽。

【秦念:憑借紙鈔可隨時增發的特殊性,不必找到銅礦才能鑄造銅錢。在極端情況下可大量增發紙鈔救急,比如用於救災、戰爭。】

【李世民:竟有如此效用?!】

不僅李世民瞬間想通其中關竅,就連劉徹都呼吸急促。

白鹿皮幣隻能解一時之急。

國庫依舊不豐盈,劉徹接下來還需要治水,還想要對外征戰。

財政就是缺錢!

紀念鈔相比迫使諸侯王交錢的白鹿皮幣更勝一籌,能夠斂天下豪富之財,但也隻能斂取一部分,所得有其上限。

可一旦發行紙鈔,那麼隻要他想要發動戰爭,就無需顧及國庫盈缺。

紙鈔之利,竟至於此!

各朝帝王皆凝視天幕——秦念竟然給了他們這麼大一個驚喜!

【秦念:但超出準備金的部分,其本質是以國家信譽向百姓借錢,需要及時回收超發的紙鈔來還債。】

【秦念:要是像朱重八這樣隻借不還,其結果就是國家信譽在這位明太祖手上僅十七年就崩了八成,百姓很快就不願意將錢“借給國家”,大明寶鈔再怎麼增發也是廢紙一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