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56章
【今日話題:秦始皇嬴政。】
【相關皇帝加入群聊:嬴胡亥。】
秦二世元年,
胡亥下詔將要繼續修建阿房宮。
此時忽聞天生異象,胡亥連忙出宮。
而文武百官亦是魚貫而出,見天上有巨幕橫空。
趙高看到“秦始皇嬴政”,
嚇得亡魂皆冒,李斯幾乎站立不穩。
而胡亥驚懼交加。
不久之前公子高殉葬驪山,這是他最後一個活著的兄弟。
難道這些兄弟姐妹死後,向先帝訴冤,故生天罰?
………
“嬴胡亥?”
秦念滿頭問號。
胡亥不姓嬴。
但她轉念一想,現代人習慣稱呼祖龍為嬴政,曆史教科書都是這麼寫的。
既然秦始皇是嬴政,那聊天群裡的胡亥變成嬴胡亥……
還是怎麼看怎麼彆扭。
不知道為什麼,“嬴”字後麵加“駟”、“稷”、“政”甚至“蕩”感覺都很合理。
但加“胡亥”就是覺得不搭。
【聊天群發言許可權已發放。】
【秦念:祖龍,
誅胡亥。】
秦念知道,
按照趙光義、李顯的走向,
甲方肯定會讓胡亥換人。
但她得先給祖龍鋪台階。
比如李顯之死,就是在李治立太平為皇帝的時候。
那想讓胡亥死,就得是讓祖龍出言殺胡亥。
這次秦念都懶得套胡亥的話,她實在不想被“嬴胡亥”這個詞辣眼睛。
反正也沒必要套話,
換作是趙光義,
還得確認一下是兄終弟及還是弑兄篡位。
但胡亥不需要。
………
“陛下!”
劉徹還未張嘴,
霍去病就已然出聲。
“……朕本來就沒想說話。”
劉徹隻是驚異於秦唸的果決。
她連胡亥處在何時都不知道,就直接讓始皇帝殺胡亥。
難道秦念是想殺胡亥之後,讓她的先祖即位?
【嬴胡亥:朕知錯!不要殺朕,不要殺朕!】
胡亥恐慌到了極致,竟是直接跪在地上不斷磕頭求饒。
在他看來,
這就是先帝怒於他矯詔篡位,
殘害手足,
故而要降下天罰!
【嬴政:無論胡亥身邊是何人,誅胡亥。】
如果沒有這句“朕知錯”,嬴政或許還會猶豫一二。
胡亥畢竟是他的子嗣。
但看到這句話,嬴政就知道胡亥必然已行當誅之事。
就算秦念是想讓她的先祖即位,那也無可厚非。
數息之後,天幕給出了後事。
【係統:檢測到嘉賓組成員“嬴胡亥”已死亡,請嬴政為該位麵指定一位嘉賓,將其立為皇帝。】
“馮劫!你竟敢弑君?!”
趙高聲音尖利,他沒想到這天生異象之後,將軍馮劫會衝將前來徒手弑君!
此刻他終於意識到大劫將至,連忙壓下恐慌,隻能拚命思索如何破局。
“我是遵先帝旨意誅逆。”
馮劫冷聲道。
胡亥殘害手足、屠戮重臣、牽連無辜,馮劫都看在眼裡。
但先帝詔令是胡亥即位,馮劫雖然百般不解,也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如今先帝詔令誅胡亥,馮劫豈能不動手?
“先帝已經隻有胡亥一子!”
“公子高的子嗣尚在,”右丞相馮去疾站了出來:“先帝應會擇其為帝。”
將相二人早就看不慣趙高屢進讒言。
【嬴政:當擇何人為帝?】
【係統:未查詢到“當擇何人為帝”指代的人員,請重新指定一位嘉賓入群。】
雖說早就在為此日做準備,但此前數年嬴政都沒能選定太子。
天幕至今短短幾十日,他依舊無法確定誰更適合成為儲君。
不如先問秦念之意。
她若選定自己的先祖,隻要理由合適,嬴政也會遂她之意。
【秦念:胡亥在趙高的協助下矯詔篡位,賜死扶蘇。此後“公子十二人僇死鹹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被迫自刎。公子高自請殉葬,得以保全後人。】
胡亥死後,曆史話題中就增加了胡亥的話題。
秦念也就可以提及此時的史實。
………
諸公子公主皆在,全都不敢置信地望向年僅十歲的胡亥。
胡亥……殺了他們所有人?
而胡亥已經嚇得癱倒在地,不斷大哭。
【嬴政:扶蘇。】
此刻嬴政不願相信彼時他的子嗣已被屠戮殆儘!
於是他從雖不甚滿意卻真正屬意的長子問起。
【係統:“扶蘇”已經死亡,請重新指定一位嘉賓入群。】
【嬴政:將閭。】
……
【嬴政:陰嫚。】
【係統:“陰嫚”已經死亡,請重新指定一位嘉賓入群。】
……
嬴政說出最後一個名字,換來的依舊是“已經死亡”的回複。
此刻諸公子公主已全部跪倒在地,痛哭失聲。
既是恐懼於被胡亥所殺的未來,也是聽出了阿父聲音中的悲痛。
………
“妖物!這定是妖物!不是先帝!若是先帝,又怎會不知諸公子公主皆死?”
趙高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連聲喊道。
他的女婿鹹陽令閻樂、弟弟趙成也立即出言聲援。
“這就是先帝。”
看著先帝執拗地一個個說出諸公子公主的名字,馮去疾已是老淚縱橫。
【嬴政:秦念,朕當擇何人為帝?】
確認子嗣無一倖存,嬴政隻得再次詢問秦念。
他已經知道秦念為何如此痛恨胡亥。
她的先祖是被胡亥所殺。
此刻嬴政無需再評估秦念所說之人是否適合當儲君,因為已經沒有選擇。
無論秦念說出的人是哪個子嗣的後人,嬴政都會答應。
【係統:未查詢到“秦念,朕當擇何人為帝”指代的人員,請重新指定一位嘉賓入群。】
看著這個人工智障,秦念酸澀的情緒被驟然打斷。
這個蠢東西。
【秦念:劉季。】
張良震驚地望著天幕。
秦念曾多次言語激他入秦,但張良又怎會應允?
故而兩個月以來,他藏得更深。
張良心知待始皇帝話題,秦念極有可能再提此事。
他已經決定無論秦念如何巧舌如簧,就算此世無反秦之機,他也絕不事秦。
可張良怎麼也沒有想到,秦念會選定彼時的劉季為帝。
【嬴政:劉季?】
嬴政過於悲痛,看到秦念給出一個讓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名字,他下意識反問。
秦念為什麼會選擇劉季?!
等反問出聲,嬴政才意識到不對。
【相關皇帝加入群聊:劉季。】
【劉季:此人竟與乃公同名?】
【劉季:嗯?!!】
【劉邦:這……】
劉邦目瞪口呆。
他也以為秦念會說出她先祖的名字。
結果秦念說的竟然是他的名字?
【嬴政:秦念,你為何出此言?!】
嬴政第一次對秦念動怒。
但他清楚此事並非沒有挽回的餘地。
隻要下詔令秦軍誅殺沛縣劉季,他就可以再次選定繼任者。
但出於對秦唸的喜愛與信任,他還是強壓著怒火,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
【秦念:彼時的大秦需要聲譽榜排名前九的皇帝才能救世,除了劉邦以外,沒人能救此時的大秦。】
【劉季:可吾是劉季……不如現在就改名劉邦?】
【劉邦:你先彆改名。朕曾用名劉季,你就是朕。】
劉邦不讓劉季改名,是擔心劉季改名之後名字後方出現年齡。
假如劉季處在天下未亂之前,秦念豈不是會改變主意?
………
趙高等人已被誅殺。
矯詔之徒死不足惜。
可如今被指定為“皇帝”的人卻不是公子高的後人,而是非大秦宗室的“劉季”?
文武百官中也有許多人開始懷疑天幕的真假,認為應當擁立公子高的後人。
眼見朝堂陷入混亂,馮劫立即大喝“肅靜”。
“先帝尚未應允此事!”
馮去疾也大聲喊道。
在將相的壓製下,滿朝文武總算安靜下來。
李斯全程不敢發一言。
他現在還活著,是因為後世秦皇指責胡亥篡位時隻提及趙高,尚未言他之名。
【劉季:!!!】
劉季怎麼也沒想到,這“劉邦”居然就是自己!
他早已編造“赤帝子斬白蛇”之說為自己造勢,就是在等待反秦之日。
卻不想尚未反秦,就被天幕——
劉季終於想明白這“聲譽榜”“民心榜”為何意。
他竟然就是劉邦,那可是聲譽榜排名前九之帝!
“這劉邦就是未來的我!”
劉季驕傲自得,而追隨他的壯士皆喜形於色。
【嬴政:胡亥亡國,是因為徭役過重。輕徭薄賦之後,難道還會亡國?】
在嬴政看來,選劉季為帝,大秦就已是亡國。
他如何能夠接受這般解釋?
【秦念:徭役過重隻是亡國的原因之一。秦法過於嚴苛、地方官吏藏匿六國餘孽、各地準備造反多時等全是亡國的原因,而最大的危機在於北方已經建國的匈奴。】
【嬴政:秦法可修,叛賊可誅!】
【秦念:外地官員大多與六國有舊,儘數誅殺誰來治理地方?六國餘孽極善藏匿,如何進行抓捕?凡改革必然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引發動亂,以祖龍的威望可以輕易改製,劉邦能力出眾也能完成改革,彼時秦宗室之中又有誰能做到?】
【嬴政:……】
嬴政怒意更深。
但他清楚秦念所言句句屬實。
正是因為知道屬實,嬴政才更加無法接受!
若是沒有天幕,難道他死之後大秦就必然會亡國嗎?
【秦念:蒙恬被胡亥所殺,匈奴已無人可製,很快就會成為華夏的心腹大患。難道秦亡於匈奴,會比秦亡於漢好聽?】
【嬴政:韓信。】
嬴政已多次聽王翦誇讚韓信的天賦。
韓信能助劉邦勝項羽,就必然能夠北逐匈奴。
【秦念:祖龍,你家的韓信忠於你,彼時的韓信卻是心不向秦。】
秦念這話是有意為之。
胡亥劇本中最適合華夏的皇帝就是劉邦。
秦念不能假定秦朝宗室能有人做得比劉邦更好。
當時唯一留名的秦宗室是子嬰,展現出的能力也就是裝病騙趙高來見他,趁機讓韓談刺殺趙高,在位四十六天後亡國。
沒有展現出足夠的能力,秦念就隻能選定劉邦。
所以即便彼時的韓信還沒有反秦,她也要用話術讓嬴政以為胡亥時期的韓信已經反秦。
反正胡亥時期的韓信不可能心向秦國,她也算不上撒謊。
【嬴政:……】
嬴政雖然知道韓信是因為劉邦的賞識而忠於劉邦,如今必定會忠於自己。
但看到秦念此言,他誤以為胡亥時期的韓信已經背秦,不願為秦效力。
韓信先從項梁,後隨劉邦。
劉邦項梁,全是反秦的叛賊。
秦念曾言韓信是在項梁渡過淮河之後才追隨項梁,此時她隻知胡亥殘殺手足,就斷定韓信心不向秦。
或彼時已是舉世反秦之時。
亦或韓信在投項梁之前,還曾追隨其他反秦勢力。
………
“采。”
劉邦不由得驚歎。
他當然知道這是秦唸的話術。
韓信需要的是賞識他的君王,哪怕是嬴政於天幕拜胡亥時期的韓信為大將軍,韓信也極有可能效忠秦朝。
但秦念故意說成“彼時的韓信卻是心不向秦”,分明就是在誤導始皇帝。
她對先祖竟也是這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劉邦不會出言提醒始皇帝,正如此後的各朝皇帝也都保持緘默。
此刻劉邦意識到其實無需隱瞞劉季的年齡。
【秦念:如今天幕現世,若是劉邦入主關中,秦宗室或許還能得以保全性命。大秦若亡於六國舊貴族之手,得知大秦有複國的可能,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大秦宗室。】
【嬴政:……】
【劉邦:朕必會厚待始皇帝的後人。】
【劉季:吾必會厚待始皇帝的後人!】
劉季心領神會,立即明白“劉邦”是在提醒自己作出承諾。
他此刻已經明白“秦念”的身份。
這是後世複秦的始皇帝後人!
複秦意味著自己建立的王朝也會覆滅——但劉季看著排行榜上的各種姓氏,就知道沒有萬世的王朝。
就算秦念複秦,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