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49章
【秦念:李承乾承壓能力太差,
在“不如李治”“患上足疾”的雙重壓力下,大概率如曆史上那般逐漸精神失常,直至癲狂想要造反,
再被廢為庶民流放黔州,抑鬱成疾早於你病逝。】
按照《新唐書》與《資治通鑒》的記載,李承乾謀反之前偷盜民間牛馬、刺殺大臣、毆打老師、推崇突厥。
但秦念實在懷疑宋朝史書的可信度。
《舊唐書》明確記載李承乾所做的錯事隻有好男色。
不過秦念沒將這些荒唐事說出來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可信度太低。
就算這個群不採納宋朝史書的記載,由李治的扮演者出來否定,秦念也可以說是宋朝篡改史書誤導後世。
隻是看到二鳳的愛子心切後,秦念還是決定隱去這部分內容。
精神失常這個理由就已經足夠了。
【李世民:患上足疾?】
秦念疑惑。
重點不應該是精神失常嗎?
二鳳關注的點怎麼會是足疾?
秦念很快就想明白李世民的人設,立即補充發言。
【秦念:你要是想逼死他,可以不換太子。】
【李世民:……】
“阿耶,我不做太子了。”
看到阿耶在落淚,
李承乾也再也控製不住淚水。
“我不要做太子,
讓九弟來。”
“長兄,
不、不要哭,雉奴乖,雉奴會乖!”
小李治慌忙為兄長擦拭眼淚,因為怎麼也擦不乾淨,
他也慌得哭了起來。
長孫皇後連忙起身,
走去兩個孩子身邊安撫他們。
她的孩子都很好。
好得讓她心疼。
【李世民:朕……朕知道了。】
知道承乾是不想他為難,
李世民就更是難過。
這麼仁孝的承乾,是經曆了怎樣的痛苦,才會變成秦念所說的那般模樣?
抑鬱成疾,病逝。
看著這幾個字,李世民就悲痛得難以自抑。
【李世民:承乾的足疾是何原因?】
【秦念:史書沒寫。李治,
你來說。】
秦念把問題拋給李治。
她不是不能編,
但沒必要由她來編。
由李治來編顯然更符合史實。
【李治:太醫未能診出緣由,
隻知行甚艱難。】
【李世民:……哪一年?】
【李治:貞觀七年,後逐漸加重。】
貞觀七年?
秦念覺得有點奇怪,倒不是史書記載和李治說的不一樣,史書壓根就沒記載李承乾的足疾是哪一年開始的。
隻有《資治通鑒》將貞觀十三年確定為“太子承乾以足疾,不朝謁者數月”的時間。
當然,《資治通鑒》的內容並不可信,且此時足疾已經相當嚴重。
但一般來說,都會將時間鎖定在長孫皇後去世時,即貞觀十年。
不過李治說“貞觀七年初現”也沒什麼問題,畢竟《舊唐書》沒有作出明確的記載。
【李世民:嗚……】
【秦念:雖然不知道是什麼病,但二鳳,你可彆給他請什麼婆羅門僧,這是庸醫,治不了。】
【李治:庸醫?!】
“陛下,毋怒,怒極傷身!”
武照連忙安撫陛下。
李治的憤怒,當然是因為若婆羅門僧為庸醫,那麼阿耶的病情豈不是為庸醫所誤?!
【秦念:凡是裝神弄鬼、談長生說玄法的全是庸醫。】
【秦念:二鳳,你晚年重病時找婆羅門僧合長生藥,吃完毫無效果,享年僅五十一歲。】
《舊唐書·憲宗本紀》記載唐太宗“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所以有唐太宗是被毒丹毒死的說法。
但說這句話的李藩在唐太宗死後百年纔出生,說這段話的目的是勸諫當時的皇帝不要信神仙之事。
秦念認為《舊唐書·郝處俊傳》中的記載更可信,至少郝處俊是貞觀年間進士及第的臣子:
“昔貞觀末年,先帝令婆羅門僧那羅邇娑寐依其本國舊方合長生藥。胡人有異術,征求靈草秘石,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無異效。”
就是吃了沒用,還是病死了。
【李世民:足疾可有治療之法?】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壽數時並沒有太在意,畢竟他現在還年輕,五十一歲那是十九年後的事情了。
“長生藥”一詞令他心驚,自己晚年竟然也如秦皇漢武一般相信長生之說?
但此刻李世民最在乎的還是承乾的足疾。
李承乾原本已經被阿孃安撫好,可見阿耶不顧自身重病,仍舊詢問自己的足疾,又落下淚來。
【秦念:朕不知李承乾足疾的緣由,就算知道,以唐朝的醫療水平大概率也無法醫治。】
【李世民:嗚……】
【秦念:朕隻能說些緩解之法……足疾出現後,以輪椅代步,應該可以緩解病情。】
秦念不是醫生。
所以她果斷開啟了電腦瀏覽器,搜尋李承乾的足疾有可能是由什麼引發,可以怎麼治療。
很可惜,找不到治療的辦法,隻能緩解。
【秦念:足疾可能是由糖尿病引發,李泰胖得腰腹洪大需要坐轎子上朝,你家可能有相關的遺傳病。需要控製血糖的攝取,就是少吃甜食,禁酒禁暴食。】
李治欲言又止。
四兄雖腰腹洪大,但不至於需要坐轎子上朝。
隻是當時阿耶對四兄寵冠諸子,憐其行路艱難,故令其乘小輿舁至朝所。
但秦念說“需要”,倒也不算錯。
雖非必要,但確實可以說是“需要”。
【秦念:李泰也是因病早逝,大概率也是糖尿病,治療方式如上。此外,慣著他吃胖等於看他自殺。】
【李世民:!!!】
看著已經是小胖子的青雀,李世民再度悲從中來。
果然是慣子如殺子!
長孫皇後連忙把次子手裡的筷子奪下:“你不能再這麼吃了!”
【李世民:已經吃胖了怎麼辦?!】
【秦念:吃胖了那就減肥。逐步減少進食到正常水平,多加鍛煉、練武也行。胖到不能練武,那就先散步,每日繞著宮殿走一兩個時辰。】
自幼機敏的李泰隻覺天塌了。
隻比長兄小一歲的他知道秦念在說什麼——
阿耶阿孃要餓著他了!
還會逼他每日步行一兩個時辰!
【李世民:謝秦皇!】
此刻在李世民看來,太醫也跟庸醫差不了多少。
不然見李泰肥胖,怎會無人告知他如此會導致他患有“糖尿病”!
雖然不知道糖尿病是什麼病,但不妨礙李世民遷怒太醫們!
治不了嫡長子,也治不了嫡次子。
這群庸醫!
【秦念:長孫皇後也早逝來著,貞觀十年病逝,年僅三十六歲。】
【李世民:!!!!!】
【李世民:嗚……當如何醫治皇後?】
李世民心態已經徹底崩了。
嫡長子嫡次子皆早逝,連皇後都會早逝?
上天為何要如此待他?
【秦念:你先承諾不再修寺廟道觀,不再通道士和尚方士天竺僧,朕就教你緩解之法。】
【李世民:他們都救不了朕的至親,朕又怎會再信任他們?】
【李世民:朕亦誓不會修寺廟道觀!】
修了那麼多寺廟,也未能救回妻兒。
李世民當然不會再修寺觀!
【秦念:首先,她不能再生孩子了,生太多了傷身。】
【李世民:朕必遵從。】
長孫皇後臉色略變,又很快恢複。
她願意相信陛下,她不會因此失去寵愛。
她的孩子也不能沒有她。
看到自己將於六年後去世,長子與次子皆早逝後,她就明白陛下養育孩子的方式必然有問題。
譬如恩寵次子過甚,逼瘋長子、慣殺次子!
看著得知她死訊後,慌得直哭的長子次子,以及跟著兄長們一起哭的幼子——
她不能早逝。
她得照顧孩子們安然長大。
【秦念:史書記載她是因氣疾病逝。那就需要禁用化妝品,尤其是含鉛、汞等重金屬的鉛華,這些有毒,健康的人也彆用;禁香料、禁焚香,燃煤取暖也儘量不要接觸煙霧。】
【李世民:朕記下了!】
【嬴政:都有毒?】
秦念沒想到祖龍會突然冒頭。
聯係到祖龍是被重金屬毒死的,倒是符合人設。
【秦念:方士煉的丹裡都是重金屬,不要吃,有毒。】
【嬴政:焚香有毒?】
嬴政不知道秦念為什麼要提及方士煉丹有毒。
十日前嬴政就命人去抓捕各地方士與相士,如今鹹陽獄已經關押了數百名方士相士。
這還隻是鹹陽及附近郡縣押送過來的部分,更遠的郡縣的犯人還在路上。
相士經過審訊,大多承認相術就是騙術。
方士中承認是騙術的不多,但無人能確定其煉出的丹藥有效。
果真如秦念所言,都是些騙子。
他已經決定將這些騙子全部押送去驪山修陵墓。
………
秦念疑惑。
她說丹藥有毒,祖龍為什麼沒反應?
難道祖龍的時間是剛建立大秦,還沒來得及嗑丹藥?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秦念:焚香與煙霧本身不算有毒,但對於有氣疾的人,這些粉塵進入肺部會加重病情。】
【李世民:原來如此,謝秦皇相告!】
這都不是難以做到的事情,有效緩解了李世民對皇後早逝的恐慌。
他深信遵照秦念之言,必然能延長皇後的壽命。
【秦念:除了長孫皇後的氣疾,你李唐皇室還祖傳風疾來著。】
【武曌:當如何治療?】
秦念沒想到最先發問的竟然會是武則天。
但也不算奇怪。
所謂愛在哪裡,權力就在哪裡。
李治都跟武皇二聖臨朝了,這兩人必然感情深厚。
何況既然是祖傳風疾,武皇的子女也有患病之憂。
………
李世民止住話語。
他也正要詢問風疾之事,因為他的阿耶已經出現頭痛的症狀。
不想竟是武曌先他一步。
難道武曌亦有風疾?
【秦念:二鳳,你爹風疾,你也風疾,後世還有數名唐皇因風疾而逝,最年輕的三十歲就病死。】
【李世民:請秦皇直言要求,若於民有益,朕自當遵從。】
秦念先前就以讓他不修寺觀為前提,才肯說出該如何治療皇後。
李世民清楚秦念突然說起風疾對大唐皇室的影響,必然也是要先提出要求。
阿耶已有頭痛之症,隻要秦唸的要求不過分,他都不會反對。
【秦念:取消均田令中對女子授田的限製。】
【李世民:……?】
【秦念:女性地位本來就不高,在唐朝還因這條法令迎來斷崖式下跌,連立身之本都沒了。這麼對待女性,是女性不算大唐的子民而算奴仆嗎?】
李世民的茫然,是因為完全沒想到秦念會提及女子授田之事。
而當秦念這句話說出來,李世民就看到自己的民心驟然跌到第九。
跌勢甚至沒有停止,還在下降!
連帶著李治的民心一起跌。
大唐的女子同樣看得到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