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68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68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世民:朕這就讓太醫為如晦號脈!】

秦念再次確定這就是同事的劇本——未免浪費時間,
甚至還設定杜如晦和太醫都在他附近。

沒過多久,李世民就將杜如晦的脈象與症狀發出來。

看著相當專業,不像是隨口編的。

——秦念自幼跟著姥爺練武,
老一輩的練家子當然都有老中醫好友,她在耳濡目染間知道中醫診治常用的術語。

複製貼上搜尋,秦念也沒能在網上找到描述一致的病情。

秦念原本以為李世民會隨便編個病症,她再隨便編個治療方案給台階,劇本裡的杜如晦就能保下。

就算是為了沉浸感,那也該是在網上複製一個她能找到的病曆,她再把治療方案貼上到群裡。

怎麼這麼不上道?

糾結一小會後,她撥通李爺爺的電話。

那些專業的術語讓秦念懷疑這是來自某個患者的真實病曆。

假如這是李世民的扮演者根據中醫書籍隨口編造,她最多被李爺爺笑話幾句。

………

李世民很是焦急,
擔憂秦唸的太醫也商議不出結果。

終於,
秦念再度發言。

孫思邈望著天幕,
發現後世對肝氣鬱結之症的治療方式與現今迥異。

病症嚴重到陛下複述的那般,孫思邈也不敢說能治療這位病患。

若後世的治療方式有效,那就是醫道大幸。

【秦念:肝硬化不能操勞,禁酒禁食肥肉與內臟。】

李爺爺根據病症和脈象給出的診斷結果是肝硬化。

再三確認這份病曆是秦唸的編劇朋友從古書上翻出來,
詢問治療方案隻是增加劇本真實性後,
李爺爺才將治療方案告訴她。

也就是說李爺爺確定這是真實的病曆,
甚至擔憂根據他人描述的病症給治療方案會出現醫療事故。

秦念暗罵李世民的扮演者腦子有病。

他發的居然是真病曆!

倒不至於考據到這種地步。

還好她出於謹慎找了外援,不然她的扮演就得出現大瑕疵。

【李世民:謝秦皇!】

杜如晦已經離席,因為陛下怕他操勞,命太醫送他回府好生治療。

他對陛下的厚恩感激涕零。

若不是陛下的真情感動後世秦皇,讓後世太醫隔著千百年時間為他診治,
今年就是他的死期。

如此厚恩,
杜如晦決心無論前路再怎麼艱難,
都要儘全力輔佐陛下。

【秦念:你朝的太醫治不好杜如晦,是因為你朝沒有完善的醫療體係。】

【李世民:醫療體係?】

各朝各代的皇帝都緊盯天幕。

佛道巫蠱為何盛行?

因醫道不興,因人皆懼病死。

秦念也一如往常那般沒有藏私,將醫學院體係和盤托出。

………

李世民時期。

“‘每日診治幾十上百人的醫生,醫術遠比隻治療達官顯貴的太醫高明’……有秦皇此言,醫道將大興!”

孫思邈決定收拾行李入京。

他不願意接受陛下授予的爵位,但願意去即將落成的醫學院擔任老師。

獨自於民間行醫,能救不少百姓。

但去醫學院既能每日行醫,研究後世秦皇所重點提及的“外科手術”,還可以教導大量學生,救治更多百姓。

………

李治時期。

正在長安的孫思邈撫著長須。

他被新帝接入長安,但依舊不願意當官,就推薦徒弟劉神威入太醫院。

太醫院,孫思邈不願意去。

但這醫學院,孫思邈義不容辭。

尤其是秦念所言可治療許多絕症的“外科手術”,孫思邈雖已年邁,但還是想要於醫道求索。

縱然他不能窺得其中大道,也能培養弟子繼續深研。

【秦念:房玄齡與杜如晦二人,在二鳳起兵時就跟隨他,起到的作用和張良蕭何差不多。】

“秦皇實在過譽。”

房玄齡實在不敢與謀聖並論。

“玄齡何必自謙,天幕禁止謊言,這就是秦念對你的讚譽!”

杜如晦的病可治,李世民已轉悲為喜。

房玄齡也不好違逆陛下之意。

秦念突然提及張蕭二人,房玄齡想到的其實是:

這位秦皇恐怕又是要譏諷漢高祖。

【秦念:但他倆卻不需要設法自汙名節。房玄齡位極人臣時想要辭官歸隱,二鳳沒有答應且極為信重他,是君臣相得的典範。】

【秦念:劉邦,你怎麼看?】

【劉邦:……唉。】

早在看到秦念將這兩人比張良蕭何時,劉邦就知道大事不好。

等到真被點名,劉邦隻得長長歎了口氣。

【劉邦:子房已經回朝任職,蕭相往後亦無需自汙。吾有諸多過錯,好在有秦皇的勸告,吾已及時改過。】

張良與蕭何相視,卻並不是相視一笑。

蕭何不笑,是因為此時陛下雖然承諾改過,但隻是改錯,本性又怎麼會改?

如今的認錯,不過是不希望秦念糾纏此事。

若是笑出來,蕭何深知必然會被陛下所記恨。

張良不笑,是因為他雖然決定繼續輔佐陛下,卻沒想到秦念丟擲的政務一件接著一件。

都不是朝夕之功。

再想到待呂……

張良更是覺得前程灰暗。

甚至懷疑秦念像是忘了之前說他名不副實那般多次提起“謀聖”一詞,是在提醒陛下及呂後不要放過他。

【劉徹:隻是隨同李世民殺兄囚父,如何能與蕭何張良媲美?】

秦念懵了一秒。

隨後才反應過來:她對二鳳的上位隻介紹了玄武門繼承法。

按照劉徹的人設,他肯定不知道二鳳其實是起兵反隋,大唐立國二鳳的功勞最大。

那有此問就不奇怪了。

【李治:阿耶亦是起兵反暴隋,四方征戰以平天下!】

【劉徹:?】

【秦念:簡單點說,二鳳既是殺兄囚父的亂臣,也是起兵反隋、定鼎天下的賊子。】

【李世民:……】

李世民實在分辨不出秦念是褒是貶。

從語氣看,他覺得這是褒揚,但這用詞實在奇怪。

不過秦念已多次褒詞貶用,反過來貶詞褒用應該也是他的用詞習慣。

【秦念:不同的點在於,劉邦用兵遠不如韓信,大漢建國過程中軍功最盛者為韓信。】

【秦念:在大唐代隋的連年征戰中,李世民就是最能打的那個“將軍”。他雖是奪了他爹的皇位,但這天下本就是他打下來的。】

“阿耶,秦念此言有失偏頗!”

李世民連忙否認。

李淵連忙看向天幕——

還好,世民這話是對他說的,不是對天幕所言。

不然他不僅被秦念無意間中傷,還要看世民這違心之謊為大唐臣民所見。

“這天下本就算得上是你打下來的,秦念之言並無偏頗之處。”

李淵早就看開了。

觀天幕許久,他也學到了不少。

若是遇到這種無法反駁的貶低,大可以效仿漢高祖直接承認。

如此一來,連秦念這種人都不好繼續糾纏。

還能博個心胸寬廣的美名。

【劉徹:他那麼愛哭,怎麼打天下?!】

劉徹震驚。

就今天的天幕,李世民都哭幾回了?

這怎麼可能是定鼎天下的皇帝?!

【秦念:“自古帝王能兵者無人能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耳”——在朕之前,這句話是公認的。】

秦念這可真不是為了擡高自己而純粹瞎編。

她是綜合甲方給的人設作出的判斷。

“造反推翻嘉慶的皇帝”——嘉慶時期雖然起義不少,但起義能被平定,其根本原因就是還沒有走到王朝的敗亡期。

百姓雖然苦,但還不至於苦到大多數人都活不下去。

從後期的賠款也看得出大清不窮。

政府不窮,百姓還能生存,再加上“始皇後人”的負麵設定,這個人設還能造反成功,這難度不比隋末元末高得多?

——始皇後人,意味著不能打反清複明的旗號。

【劉徹:……】

劉徹幽幽地盯著天幕。

照秦念這個說法,帝王中兵者前三,就是秦念、李世民、朱元璋?

沒有他劉徹,是因為他未曾禦駕親征?

【朱元璋:朕自認用兵不如唐太宗,你又如何自認勝過他?】

稱王之後,朱元璋就多坐鎮後方,並不像唐太宗那般常率軍衝陣。

秦念說他兵不如唐太宗,朱元璋認。

可這秦念何以敢這般自稱?

朱元璋這話也就隨口一問,原以為問不出,會被規則所阻,不想卻也問了出來。

是天幕規則有所鬆動?

【秦念:具體的不能說,隻能說朕造反的難度比你和二鳳高得多。】

具體怎麼造的反?

秦念還沒編出來。

等甲方預告話題是她的時候再編也來得及,會提前一天呢。

何況這種用於解決意難平的皇帝聊天群,大概率不會輪到她這個假皇帝。

假皇帝哪來的意難平?

【朱元璋:……】

朱元璋低頭看向史官呈上來的奏章。

上麵是七個姓氏為愛新覺羅的異族,後附聲譽排名與民心排名。

這些異族的聲譽排名,最低的也在中遊。

而不是如元順帝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那般位居昏君之列。

秦念造反的難度,可想而知。

【秦念:劉小豬,現在知道為什麼李世民是二鳳了嗎?】

【劉徹:始皇帝也沒親征過。】

這話說出來,劉徹也發現天幕的規則不似最初那般嚴苛。

嘗試著說“三征百越”,為規則所阻。

看來也隻是有所鬆動,規則限製依舊存在。

【秦念:你也知道是“始皇帝”,那祖龍一詞有哪裡不對?】

【劉徹:……哼!】

嬴政不自覺露出笑容,又很快收斂。

【秦念:不逗你了。二鳳的昵稱,來自於他在貞觀七年所作的《威鳳賦》中以鳳自喻,他的功績也配得上“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的威鳳,故而後世皆以他為鳳。】

看到“不逗你了”一詞,劉徹慍怒。

然而他也隻能慍怒。

【武曌:為何不是以“威鳳”相稱?】

李世民也想問這個問題。

又怕秦念難得予以褒讚,他一問就會轉貶。

一時猶豫,武曌就已經幫他問出來了。

【秦念:昵稱,就是要親昵,“二”字來自他是李淵次子。威鳳聽著太高高在上,與他愛哭的性格不合,所以二鳳廣為流傳。】

【李世民:……】

李世民很想辯解自己並不愛哭。

……好像沒什麼說服力。

“祖龍”這個詞也很高高在上。

但李世民很快又意識到,從始皇帝在群裡的發言來看,其性格確實高高在上。

後世既然是秦念複秦,其治下的百姓也不敢對始皇帝不敬。

再當想到劉彘、劉小豬之稱——

二鳳也挺好。

【劉徹:朕亦作《白麟之歌》,當為朕改稱麒麟!】

李世民竟是因詩作而得“鳳”字?

劉徹立即想起自己也有與神獸相關的詩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