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85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85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趙匡胤:秦皇所言極是,
是朕所思有誤!】

李世民不得不為之驚歎。

當然,為了防止大唐賑災之法被秦念所嘲,他沒有將驚歎道於天幕。

引災民入他地,
並非秦念獨創。

漢高祖就曾在關東□□時,下詔允許災民就食蜀漢。

不同點在於秦念將此與實邊結合。

“合適的地方開墾荒地”——

北漠西域不適合開荒,但也有適合耕作之地,譬如高句麗。

【秦念:再說說你那把大量罪犯刺配充軍的離譜操作,好好的軍隊在你那變成賊配軍了?】

【趙匡胤:……罪犯充軍,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嗎?】

這事被嘲,趙匡胤就真覺得冤了。

就是秦念“恩寵有加”的漢武帝,也是經常以罪犯充入軍隊再去攻伐他國。

秦念想要譏諷罪犯充軍一事,為何在漢武帝的話題時予以略過?

【秦念:前朝刺麵也隻刺部分罪犯,
誰跟你似的隻要是塞進軍隊的罪犯都往臉上刺青?】

【趙匡胤:朕的軍隊是終身服役,
刺麵隻是防止罪犯出逃。】

【秦念:對,
在彆的朝代犯罪,服完刑就可以重新做人。在你朝一旦犯罪,哪怕隻是被牽連,那就是在軍隊服刑一輩子,
走到哪都是下等人。】

【趙匡胤:唉,
我朝比較特殊。且刺配之刑隻用於重罪犯人,
並非不分罪行輕重。】

趙匡胤看明白了。

秦念是在為被發配軍隊的罪犯鳴不平。

但他這般對待重罪犯也是不得已。

趙匡胤自認他的《刑統》旨在寬貸輕罪,這些被刺配的重犯放在唐朝基本都是死刑。

死刑折為刺配,於軍中服役一生也不會再傷及無辜,這難道不是仁慈嗎?

………

秦念知道“特殊”指的是五代十國的道德淪喪。

亂世當用重典。

宋朝給罪犯刺麵,刺的是罪名。

貪贓枉法刺“贓”、僧道惑民刺“妖僧”“妖道”、誹謗朝政等刺“不臣”“謗訕”。

像搶劫偷盜殺人放火這類被發配到軍隊的罪犯,
在額部刺“劫”“盜”等字的同時,
還要在臉頰刺發配地。

軍隊內部的犯罪,
則有“逃軍”“叛”等字。

秦念一開始看到這些刺字的時候覺得挺好。

犯罪終身追責製,多好。

可當意識到有些罪犯是受牽連、有些罪犯其實是起義後被鎮壓的農民時,她就開始皺眉頭。

在知道宋神宗時期,“自是命官無杖黥法”——對貪官汙吏不再處以杖刑和黥刑之後,她就開始反感。

而在讀完“賊配軍”相關的史實後,秦念就徹底反對宋太祖這個操作。

軍人,絕對不該受到歧視。

【秦念:朕知道五代十國時期道德淪喪,也知道亂世當用重典,但朕更知道軍人不可辜負。“賊配軍”的存在,讓百姓以從軍為恥,這是民族敗亡的開端。】

趙匡胤皺起眉頭。

他不理解。

【秦念:你朝,是第一個亡於異族的朝代,也被稱為……神州陸沉。】

【趙匡胤:!!!】

趙匡胤臉色煞白。

大宋,因為他設定的“賊配軍”,亡於異族?!

“第一個”,這個詞更是告訴他,大宋之亡甚至不同於五胡亂華或是五代十國。

而是神州陸沉!

整個中原都落入異族之手?!

大宋已被調動北征的軍隊中就有許多“賊配軍”。

這些士卒地位最低,常被驅為先鋒“肉盾”。

即便立下軍功也難以升遷,升遷也會遭到排擠。

人生無望,不過茍活而已。

………

朱元璋閉了閉眼。

大明就是第二個亡於異族的王朝。

天幕出現至今已有一月,朱元璋命人翻遍典籍,也沒有找出姓氏為愛新覺羅的異族。

【劉徹:什麼叫做神州陸沉?!】

劉徹怒而起身!

他早就發現榜單中有許多異族之名。

看宋遼爭鋒,隻當是異族如遼國般建國,也被天幕認可為皇帝,故而混入榜單。

他萬萬沒想到宋朝會亡於異族,整個中原全部淪陷!

【秦念:中原淪陷,異族統治華夏,漢人稱為低等族群。異族殺漢人,賠錢免罪;漢人殺異族,必死。】

【劉徹:哪、個、異、族?】

【嬴政:在何處?】

【李世民:朕亦欲伐之!】

秦念心跳頻率加快。

這三個名字放在一塊問異族在哪,哪怕知道這隻是個扮演群,還是讓人難免心潮澎湃。

不過秦念還記得規則:

不能提及話題外具體的人事物。

何況秦漢唐時期,她也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蒙古人和女真人的祖先在哪。

【秦念:規則限製,不能說。】

【秦念:而且說了也沒用,異族亡我之心不死,滅完一個異族還有無數異族虎視眈眈。唯有不斷進取,華夏纔不會落到如此境地。】

【趙匡胤:朕痛悔之!】

趙匡胤紅了眼眶。

他萬萬沒想到,隻是為了關押罪犯的“賊配軍”,最終竟然成了神州陸沉的開端!

【秦念:你所在時期,“刺配”還隻用於“特免死罪”的重犯,雖然其中有些“重罪”朕並不認可。可沒過多久,你朝的刺配條款就已經高達兩百多條。】

【趙匡胤:……為什麼會驟增至於此?】

此時的刺配重罪不過不到五十條,怎麼到後期竟然會激增至此?

“賊配軍”的後果太過慘重,趙匡胤絕不可能繼續施行。

但刺配條款的激增,其中必然還有他沒有發現的隱患,所以他必須問。

【秦念:你製定折杖之製,將笞、杖、徒、流折算為杖刑執行。】

宋太祖在建隆年間頒布折杖法。

其目的在於“遞減流徒杖笞之刑”——減輕流刑、徒刑、杖刑和笞刑的刑罰:

笞刑、杖刑折算為數量更少的臀杖,執行後就即刻釋放。

徒刑是指坐牢或者在當地乾苦役,折算成脊杖後也立刻釋放。

流刑是流放,折算成脊杖後可以在當地服苦役,不會被流放幾千裡。

隻有免死的死刑犯才會被刺配,終身服役。

看起來是不是很人性化?

事實上卻隱患重重。

【趙匡胤:有何不妥?】

【秦念:你還記得你搞賊配軍的初衷嗎?】

【趙匡胤:重罪應用重典,但輕罪……慎刑輕罰有何不妥?】

【秦念:事實卻是原本隻是徒刑幾年的中罪,十幾、幾十的脊杖打下去,對於或死或殘的那批犯人,你還不如讓他們服徒刑。】

【趙匡胤:朕不知此事!為何無人與朕道說?!】

趙匡胤驚怒交加。

這話甚至是對趙光義所說,這還是他第一次直接質問弟弟。

趙光義任開封尹多年,不可能不知此事!

趙光義卻隻能沉默,無以作答。

此前他的儲君之位本就不穩定,他又怎麼會說出折杖法的弊端,去得罪眾多權貴豪富?

【秦念:被打殘打死的都是些平民。跟達官顯貴沾親帶故的人,臀杖脊杖都不過是走個形式,官吏們怎麼可能告訴你折杖法的弊端?】

【趙匡胤:……】

趙匡胤一向自詡極懂人性。

而在此刻,他才發現他過於自負。

他自認是愛民、施行十幾年都為百官稱頌的折杖法,居然成了虐民之舉,還成為如“贓罪從寬”一般利於貪官汙吏的政策!

十幾年來,他對此一無所知。

“隻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階級間的利益不會完全一致,有時候還會截然相反。”

趙匡胤終於切身體會到這句話背後的殘酷的真實。

光義既然知道此事,為何登基之後也沒有作出改變?

【秦念:對於大多數沒被打殘打死的平民,折杖法也是“善政”,也就不會激發民憤,甚至會加以稱頌。】

其實不隻是得益的平民。

就連有親友殘疾或死亡的大宋百姓,他們也不會責怪陛下。

因犯罪受刑本就低人一等。

陛下的折杖法又確實有許多人受益。

他們隻會覺得是自家運氣不好,又或者說是天意懲惡,親友才未能挺過來。

怎麼會去反對折杖法?

但那是之前。

在看到“跟達官顯貴沾親帶故的人,臀杖脊杖都不過是走個形式”時,大宋的百姓們終於發覺不對勁。

【秦念:隻要身體素質夠好,或者背後有貴人撐腰,再或有足夠的金錢賄賂官吏,笞、杖、徒、流四種罪行這些人想怎麼犯就怎麼犯,你還想大宋的道德水準能提上來?你做什麼夢呢?】

在秦念看來,宋太祖的本意是好的。

但本意好有什麼用?

事實就是折杖法以□□刑罰替代自由刑,催生了巨大的腐敗空間。

這就是為什麼常能見到大宋的“衙內”們橫行霸道,帶著仗勢欺人的走狗們欺虐百姓。

歸根究底,就是宋法對這群人根本沒有威懾力。

【趙匡胤:是朕思慮不周。此次天幕結束,當即刻修改《刑統》。】

【秦念:宋法對權貴的縱容助長虐民,虐民使得“盜賊蜂起”。麵對盜賊蜂起的亂世,宋帝就不斷加刑,將被迫起義的農民刺配充軍,防止他們再造反。】

【秦念:冗兵愈重,大量的賊配軍及其後代被視為“賤籍”,這些“賤籍”的生存環境惡劣,最容易當逃兵再聚集為匪,使得“盜賊蜂起”更加嚴峻。於是宋帝不得不繼續加刑以應對“亂世”,造就更嚴重的冗兵。】

【秦念:冗兵數量太多,財政無法擔負,加上成係統的貪汙腐敗,賊配軍糧餉極端短缺,於是逃兵也越來越多。】

【趙匡胤:皆朕之過!!】

趙匡胤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文字,隻覺透體冰冷。

此時的宋臣看不出折杖法的後患,隻覺對自己有利故而隱而不報,勉強可以理解。

可當盜賊蜂起的亂世到來,大宋的文臣們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為什麼沒人去建議宋帝治本,甚至坐視刺配之刑越加越多?

他們依舊隻從己利!

趙匡胤曾對趙普說過:“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才乾者百餘人,分治大藩,縱皆貪酒,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他知道儒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隻是覺得文臣再怎麼貪濁,危害也遠不及武臣。

可當秦念將文臣貪濁的後果說出來,他才發現真論“民受其禍”,文武唯一的區彆,就是文臣的虐民更隱蔽!

他一開始就想錯了!

【秦念:賊配軍地位低下,逃兵為禍鄉裡,致使宋朝皆以從軍為恥。大宋的外戰就越來越孱弱,最終麵對異族入侵時,華夏竟以四十倍的人數差被異族所奴役!】

除明以外,各朝震動!

以四十倍的人數差,為異族所奴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